長沙職業技術學院

公辦綜合類大學專科
聯系電話:0731-88105152
學校官網:https://www.cszyedu.cn/
學校地址:湖南長沙芙蓉文藝路
長沙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長沙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由長沙市人民政府主辦、教學業務由湖南省教育廳主管的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坐落于湖南湘江新區。學校辦學歷史悠久,前身是由譚嗣同夫人李閏等人于1902年創辦的瀏陽駐省師范學堂,胡耀邦、楊勇等都曾在我校就讀。學校占地面積27萬多平方米,在校學生約12000人,教職工近575人,具有研究生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達57.57%。學校是教育部第一批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試點學校,中央財政的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單位、中央財政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建設項目單位,建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和再就業培訓基地。
學校設置有智能制造工程學院、汽車工程學院、信息工程與商務學院、建筑工程學院、特殊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學院,開設有智能控制技術、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智能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計算機網絡技術、軟件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大數據技術、跨境電子商務、大數據與會計、建筑工程技術、園林工程技術、建設工程管理、視覺傳達設計、工程造價、特殊教育、學前教育、早期教育等28個專業。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認定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特殊教育專業為骨干專業。工業機器人、智能控制技術等8個專業入圍教育部1 X證書制度試點項目。新能源汽車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2個專業入選工信部首批產教融合專業合作建設試點單位。現代裝備制造與服務、智慧商務服務、特殊教育專業群被立項為湖南省一流特色專業群;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群、特殊教育專業群入圍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職專業群建設單位A檔。建設有“機械制造與自動化”等省級教學團隊3個,“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庫——雷鋒精神傳承與創新”等省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3個。學校高水平通過了教育部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水平評估,“有效”通過教學質量診改省級復核。
學校堅持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致力建設“園中校,校中廠”,推進“園企校、產學研”有機對接。牽頭組建了長沙產業園區職業教育集團,并被立項為“楚怡”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與中聯重工、三一集團、騰訊云計算(長沙)等200余家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建立120余個實訓基地,校企共建“長沙人工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山河智能—工程機械現代產業學院”“長職遠大住工產業學院”“歐馬可產業學院”。工程機械智能制造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立項為“楚怡”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學校是省內唯一舉辦高職層次特殊教育專業的學校,開設有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工藝品設計與制作等3個殘疾人高職教育專業。學校提出的“有限隔離,無限融合”的教育模式,得到了國內特殊教育界的廣泛認同。學校累計培養特殊教育以及殘疾人高職教育專業人才5000余人。學校是湖南省唯一的特殊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國家發改委、教育部、中殘聯“特殊教育學校二期建設”項目單位。
學校依托地處雷鋒故鄉的獨特優勢,在全國教育界率先提出培養“雷鋒式職業人”的育人理念,建立了“雷鋒職業精神研究基地”,建成全國首個雷鋒精神職業教育實踐教學基地,發起成立全國雷鋒精神職業教育聯盟。《雷鋒精神“四融四長四通”培養模式》獲湖南省職業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雷鋒式職業人培育工程”育人經驗納入湖南省為改革攻堅獻策“金點子”。
學校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推進黨建與事業發展“一融雙高”,立項全國樣板支部、省級“標桿院系”、省級“樣板支部”。近些年,學校辦學水平和影響力不斷提高。學生參加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綜合成績穩居全省高職院校前十。學生綜合就業率達90%以上,對口就業率超過70%,獲長沙市2021年高校畢業生留長就業工作一等獎。學校榮獲湖南省高職院校“育人成效20強”“教學資源20強”。獲“湖南省文明校園”、“湖南省平安高校”、“湖南省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與實踐先進單位”、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就業創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優秀單位、“湖南省模范職工之家”等榮譽稱號。
新時代,新征程,長沙職業技術學院將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堅持“以人為本、以工為主、以質為重、特色發展、服務社會”的辦學思路,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努力建設理念先進、治理科學、質量一流、省內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職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