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學院

公辦綜合類大學
聯系電話:0795-3201962
學校官網:https://www.jxycu.edu.cn/
學校地址:江西宜春袁州靈泉
宜春學院簡介
宜春學院地處贛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宜春自古就有“江南佳麗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譽,是國家第一批生態試點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和全國衛生城市。宜春風光旖旎,交通便利,滬瑞高速、滬昆高鐵、浙贛鐵路穿城而過,明月山民用機場四通八達。
宜春學院的前身是1958年創辦的宜春大學。2000年1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原宜春師范專科學校、宜春醫學專科學校、宜春農業專科學校、宜春市職工業余大學合并升格為全日制公辦本科院校。現有本部校區、北校區和新校區三個校區,占地近2000畝,有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
學校現有教職工1511人,其中,專任教師1153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41%以上,博士、碩士占專任教師比例81%以上,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江西省“雙千計劃”項目人選、省金牌教師,井岡學者,四個一批人才等省級以上人才70余人次。學校外聘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陳仙輝等100多名高級專家為客座教授。
現有19個教學院,10大學科門類、64個本科專業。有專業學位碩士點1個,省級一流學科1個。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專業2個,省級一流特色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8個,教育部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9個。教育部“新農科”項目2項、“新工科”項目1項。省級重點產業學院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
學校現有國家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1個,國家級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1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中心)5個,省發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中心、基地)6個,省級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文化廳重點基地1個,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
學校大力推進科研強校,注重科研反哺教學。近年來,教師年均科研經費超6萬元,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60余項,其它各類項目1500余項;獲省級以上成果獎32項;發表核心期刊論文1300余篇,出版專著(譯著)110余部;在生物醫藥、美容醫學、兩系雜交水稻等方面的研究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學校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秉承“厚德、尚能、博學、篤行”校訓,圍繞建設有特色高水平地方應用型大學辦學定位,踐行“地方性、應用性、開放性”辦學理念,致力于培養“五有”人才。辦學60余年來,從這里走出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勞動模范、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抗疫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醫務工作者,走出了一大批上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走出了包括扎根教育、醫療、農業和管理等領域骨干在內的近17萬名校友。據不完全統計,贛西區域60%的中小學校長、醫療機構負責人和鄉鎮領導干部都是宜春學院畢業生。
學校聚焦有特色高水平地方應用型大學辦學定位,不斷推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學校的辦學層次、辦學聲譽不斷提升:2004年,獲批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06年,開始開展留學生教育;2007年,以“良好 ”成績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1年,成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項目—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工作”單位;2015年,被批準為江西省首批轉型發展試點院校;2017年,通過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2018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被評估專家評價為“是一所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極具發展潛力的地方高校”;2019年,入選“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2020年,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與俄羅斯薩馬拉社會與師范大學聯合開辦音樂學本科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2021年,入選2017-2021年度全國新建本科院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百強名單,排在57位;2022年,獲批省一流學科,獲批為省“十四五”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重點建設單位,獲批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新能源產業學院獲批為省高校現代產業學院重點建設項目。
進入新發展階段,宜春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不斷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走有特色高水平地方應用型大學辦學之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