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遼寧理工職業大學

公辦綜合類大學
聯系電話:0416—3697555、3698555、3755566
學校官網:https://www.lndhdx.com/
學校地址:遼寧錦州古塔天安
遼寧理工職業大學簡介

一、學校沿革。遼寧理工職業大學是教育部批準的遼寧省第一所職業本科大學,位于錦州市濱海新區,依山傍海,風景優美。學校2003年4月經省政府批準轉制為錦州商務職業學院,2010年2月經省政府批準更名為遼寧理工職業學院,2019年12月經教育部批準晉升為本科高校,2020年6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遼寧理工職業大學。
二、學校教師隊伍?,F有專任教師573人,生師比為17.84:1。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234人,占專任教師總數40.84%;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329人,占專任教師總數57.42%;本科專業具有博士研究生學位教師44人,占本科專業專任教師總數19.56%;“雙師型”教師232人,占專業教師總數50.11%;企業一線兼職授課教師147人,占專任教師總數25.65%。遼寧省教學名師16人、遼寧省職教名師3人、遼寧省優秀教師2人、遼寧省專業帶頭人4人、遼寧省骨干教師2人。教師積極參加教學競賽和教育教學改革,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9項、國家級競賽獎項7項、省級競賽獎項67項、市級科技獎6項,獲評省級職業教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
三、辦學基礎條件。學校現已形成校園占地63萬㎡,教學生活用房33.4萬㎡(含在建),教學設備值為1.15億元,圖書102.55萬冊,校內實訓室163個,校園綠化面積40%,基本形成滿足10000名在校生規模的花園式美麗校園。
四、管理體系。學校實行“董事會領導、校長負責、黨委保證監督、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的管理體制。學校機關下設行政、教學、學生等24個處室;下設四個教學部、九個二級學院。逐步推進“學校管理、院系辦學、第三方評價”的管理機制。學校堅持“依法治校、政治建校、人才強校、文化鑄校、質量立校、創新興校、安全護校,創建名?!钡陌l展戰略,不斷完善現代大學管理體系,建立執紀必嚴的管理機制,不斷提高治理效能。學校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機制,充分發揮師生教與學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建立優良校風、教風、學風,營造高質量教書育人環境和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五、學校類別、屬性和特色。學校確定非營利性民辦學校類型,堅持職業教育屬性,明確為社會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堅持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專業能力建設為根基、以發展素質教育為主題,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區域經濟發展和人才強國戰略服務。
六、專業建設。學校堅持以新時代社會需求為導向設置專業,圍繞機電、建筑、信息、管理、現代服務等9個專業群的發展方向建專業。2020年經教育部批準有6個本科專業招生,包括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軟件工程專業、電子商務專業、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工程造價專業。2021年教育部批準增加3個本科專業,包括建筑工程專業、大數據工程技專業術、現代物流管理專業。2022年招生的本科、專升本、??茖I數量共計31個。有4個專業群(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群、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群、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群、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群)獲批省級興遼卓越專業群建設項目。1個專業獲批省級現代學徒制示范專業。2022年學校獲批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九個職業本科專業獲批學士學位專業授權。
七、文化鑄校。
一是強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堅持公辦民辦都是黨辦的辦學理念。做到聽黨話、跟黨走,堅定“姓黨、信馬、愛國、為民”的政治立場,發揚“長征精神”艱苦奮斗,努力實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
二是舉辦者倡導的德恒教育理念和德恒育人目標,德恒教育理念“聽黨指揮、自強不息、尊道崇德、以律治世”。德恒育人目標“人心向黨、精神向上、品德向善、事業向好”。
三是建校以來全校師生形成的校園文化共識有:校訓“自強不息、守正創新”。校風“風清氣正、勤奮務實、和諧創新”。教風“愛生知生、誨人不倦、引領悟性”。學風“勤學苦練、學思結合、知行統一”。政治理念“聽黨指揮、服務國家、服務人民”。工作理念“勤敏用心、盡職擔責,創新發展”。自律理念“學以致用、嚴實作風、高尚人格”。團隊精神“團結一心、科學規劃、銳意進取、創建卓越”。座右銘: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
八、辦學規模。2003年經省政府批準我校辦學規模為3000人,2010年省政府批準我校辦學規模為5000人。2020年教育部批準我校辦學規模為12000人。目前學校全日制在校生9269人,其中本科生4145人,??粕?124人。高職擴招生961人。預計到2025年本??圃谛I_到12000人。目前已有16屆??飘厴I生16241人。學生就業率連續14年在96%以上,2021年榮獲“遼寧省畢業生就業工作突出貢獻獎二等獎”,2022年榮獲“遼寧省就業工作突出貢獻一等獎”。
九、育人模式。學校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模式,積極推進校企合作工作,與國內知名的規模企業建有產業學院6個、開辦訂單班(定向班)25個、開設現代學徒制專業1個、建立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3個。學校還與92家企業建立校外實踐基地,為學生實習和就業搭建廣闊平臺。1個產業學院獲批省級興遼產業學院。
十、學校獲得的榮譽
2008年學校被遼寧省教育廳授予“學籍管理先進學校”榮譽稱號;
2011年學校被遼寧省民辦教育協會授予“遼寧省優秀民辦學校”榮譽稱號;
2012年學校順利通過遼寧省教育廳專科辦學水平合格評估;
2014年學校被遼寧省教育廳授予“遼寧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15年度學校被遼寧省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授予“遼寧省征兵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被遼寧省教育廳授予“遼寧省大學生征兵工作宣傳動員系列活動優秀組織獎”榮譽稱號;
2016年學校黨委分別被中共遼寧省委和中共錦州市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被錦州市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授予“錦州市征兵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2017年在全省43所高職院校業績考核排名中有2項名列前茅,其中內部治理得分排名第一、黨建得分排名第六;
2018年度學校被遼寧省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授予“遼寧省征兵工作成績突出單位”榮譽稱號;
2019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層次職業高校,被確定全國民辦學校黨建特色項目建設基地;被錦州市政府授予“錦州市征兵工作成績突出單位”榮譽稱號;
2020年6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遼寧理工職業大學。被錦州市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授予“2020年征兵成績突出單位”榮譽稱號;
2021年獲批“遼寧省興遼卓越專業群建設項目”4個、“遼寧省興遼產業學院”1個、“遼寧省現代學徒制試點示范專業”1個、“遼寧省職業技能培訓示范基地”1個、”遼寧省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社會培訓評價組織資質”、“錦州市養老護理培訓基地“1個、”錦州市應用技術協同創新平臺“4個。被遼寧省教育廳授予“遼寧省畢業生就業工作突出貢獻獎”榮譽稱號;
2022年學校團委被遼寧省團委授予“遼寧省先進團委”榮譽稱號,學校信息黨支部順利通過遼寧省黨建樣板支部驗收。學校獲批遼寧省科技服務平臺2項。
第二部分 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
學校在“十三五”期間實現“升本成功”的基礎上,提出中長期發展規劃是在“十四五”期間實現“本科達標”,在“十五五”期間實現“本科優秀”,在“十六五”期間實現“大學卓越”。
一、“十四五”實現“本科達標”的主要任務。
(一)辦學規模方面,2025年9月本??圃谛I_到12000人。
(二)基礎建設方面,土地面積72萬㎡以上,教學生活用房36萬㎡以上,教學儀器設備值1.2億元以上,圖書120萬冊以上。校內實訓室和頂崗實習基地滿足實踐教學需要。
(三)專業建設方面,面向區域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社會需求量較大的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設置20個以內本科專業及其相關專科專業,每個專業群建3—5個專業,每個專業群有一個以上省重點專業。
(四)師資隊伍方面,按生師比18:1配備足額教師,其中高級教師在30%以上,博碩研究生50%以上,雙師教師比例高于50%以上,每個本科專業有3個以上省級教學名師,教師團隊有國家級獎勵一項以上;2022年9月前,全校組建有專兼職專家顧問團,負責人才培養和專業發展的頂層設計;每個專業群建成一個以上省級重點專業;2023年每個專業群開始組建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團隊。
(五)人才培養方面,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育人機制,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內容對接職業標準,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實踐教學占總學時50%以上。在人才培養的實踐中,完善“怎樣培養人”的育人體系,總結我校人才培養規范化模式,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滿足社會用人單位需要。
(六)科研方面,年均獲批省級以上科研立項(含育人、教學、技術三個方面)20項以上,年均獲橫向科研課題20項以上,年均獲橫向科研經費到賬100萬元以上,解決生產一線技術或工藝實際問題5項以上,年均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50篇以上,年均獲國家專利10項以上。
(七)社會服務方面,落實學歷教育與培訓技術能有效銜接的課程體系,將各專業1 X職業證書培訓形成制度,使以政府為主導,以學校為主體與用人單位協同共建的才人技術技能培訓體系逐漸形成,為社會培訓技術技能人才形成規模。
(八)辦學經費方面,基本建設經費五年計劃投資4億元,辦學經費在2020年1.2億元基礎上,每年增加1000萬元,保證經費及時到位。
(九)黨的建設方面,以習近平教育思想為指導,以黨章為基本遵循,認真落實“兩學一做”和“黨史學習教育”,強化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強化黨員干部帶頭作用和模范作用,把每個黨支部建成忠于黨的先進的戰斗堡壘,爭取學校黨委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通過爬坡過坎地奮斗,努力完成我?!丁笆奈濉币巹潯?,達到教育部《本科層次職業學校設置標準》,使“辦學定位、治理水平、辦學規模、專業設置、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研與社會服務、基礎設施、辦學經費”全面達標,迎接教育部專家組的指導和評估。
二、我?!笆逦濉焙汀笆濉逼陂g的發展目標
(一)辦學規模。在2025年本??圃谛I?2000人基礎上,到2030年增加專業碩士生1000名以上,到2035年辦學規模達到在校生15000名。其中本科8000名、專科4000名、專業碩士3000名。
(二)基礎建設。以在校生規模和教育部標準為前提,逐年增加辦學條件。到2035年按15000名在校生規劃辦學條件,其中土地1500畝,建筑面積45萬㎡,教學設備值1.5億元,圖書150萬冊,實訓基地滿足辦學需求。
(三)專業建設。到2030年本科專業控制在20個以內,本科專業每個專業群有2個以上省重點專業,全校本科專業70%建成省重點專業。??茖I作為本科專業的基礎,略有增減;專業碩士學位教學點9個以上。到2035年50%本科專業達到五星級水平,向國家級示范性專業方向發展,專業碩士教學點專業增加到19個左右。
(四)教師隊伍。適應辦學規模發展的需要,在“十四五”教師隊伍的基礎上,逐年提高高水平教師隊伍比例,其中高級教師比例達到50%以上、博碩研究生教師比例達到80%以上、雙師教師比例達到90%以上,省級教學名師每個專業3名以上。教師地位和待遇明顯提高,省級教學名師薪酬比本市公辦本科學校增加50%以上。
(五)人才培養。以《方案》和教育部《本科層次職業學校設置標準(試行)》為基本遵循,推進我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落實我校“怎樣培養人”育人體系,形成辦學特色,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省教育廳業績評估在省內領先,進入國家級職業本科示范性學校行列,教育部辦學水平業績評價全國排名在前列。到2023年學校辦學水平總體評價達到五星級以上水平。到2035年學校辦學水平達到國家級示范性水平。
(六)科學研究。在“十四五”的基礎上,科研工作效果明顯提高,教學科研指導“三教”改革,教學質量明顯提升,科研立項大幅增加,科技成果轉化成效顯著,育人體系彰顯育人特色。年均獲批省部級以上縱向科研課題、年均獲得省部級以上縱向科研經費、年均獲得橫向科研課題、年均獲得橫向科研經費、年均發表高水平論文、年均獲得國家和省級授權專利和獲批省級創新平臺均達到和通過教育部規定標準。
(七)社會服務功能明顯增強。一是1 X職業證書培訓形成制度,為企業用工培訓技術技能人才形成規模,年均培訓職業技能人次達到在校生2倍以上。二是每個專業群通過校企合作共建一個以上產業學院,生產高科技先進產品為現代化強國服務,為人民服務。推進新工科、新工藝、現代化信息技術和現代化服務先進技術發展,使學生在產教深度融合的生產實踐中由滿足崗位技術技能需求向能工巧匠和大國工匠方向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繁榮發展。
(八)辦學經費方面,一是基本建設經費,經測算到實現15000人在校生規模時,校園的土地、建筑、教學儀器設備值、圖書和教學基地五項基本建設經費總投資約為15億元;二是辦學經費,根據在校生增加和職工薪酬增長的規劃預測,每年增加1000萬元,確保辦學經費足額到位。
(九)黨的建設方面,以新時代黨的建設總體要求為指導,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為根基,以調動全體黨員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以黨的建設推進優秀干部隊伍建設和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推進重點專業建設和示范性專業建設,推進現代化制度體系建設和育人體系建設,推進教師成長、學生成才、學校發展命運共同體建設,到2035年學校黨委和各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明顯增強,黨的建設成果在全國領先,職業本科示范性學校業績在全國領先,辦學水平評價達到七星級水平。
三、2035年實現“大學卓越”目標的主要成果有:
(一)向政治家、教育家方向發展的優秀干部隊伍已經形成;
(二)以省級教學名師和大國工匠引領的優秀教師隊伍已經形成;
(三)“怎樣培養人”育人體系成為師生自覺執行的模式,形成育人特色;
(四)省級重點專業達到70%以上,國家級示范專業達到50%以上;
(五)學校黨委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各黨支部90%成為先進黨支部;
(六)育人環境和校風、教風、學風建設顯著提高;
(七)科研工作卓有成效,達到并超過教育部規定標準;
(八)社會服務能力明顯提高,成為區域經濟不可或缺的培訓基地;
(九)實現國家級職業本科示范性學校的目標。
《遼寧理工職業大學十四五發展規劃》已經確定,我校全體師生要以習近平教育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遵循教育部制定的《本科層次職業學校設置標準》的各項要求,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完善以法治校的制度體系,強化制度執行力,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落實“三全育人”理念,強化評價機制,完善“怎樣培養人”的育人體系,規范人才培養全過程,弘揚團隊精神創建優秀干部隊伍和優秀教師隊伍,以“長征精神”攻堅克難,以“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以創新精神探索教書育人新方法,以政治掛帥培養“人心向黨”的人才,以提升素質能力為重點,為國家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提供優秀棟梁之材,為創建國家級職業本科示范校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