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廣州小升初MK大起底:這些“秘密考試”正在掏空家長錢包!
好師來小升初一帆
引言:MK不是麥當勞,是讓家長一夜暴哭的“升學炸彈”
在廣州小升初家長圈,MK(密考)就像一場暗流涌動的“地下戰爭”——機構宣稱交錢就能拿名校入場券,學校暗示“擇優錄取”,家長賭上孩子前程瘋狂砸錢。但2025年,這場游戲的規則正在崩塌:教育局嚴查密考,學校緊急撇清關系,無數家長手握偽造的“MK真題”血本無歸。
本文從“假考真騙”到“學籍陷阱”,從機構跑路到法律風險,將詳細介紹!

MK到底是什么?90%家長都被忽悠了!
1. 定義:披著“模擬考”外衣的違規招生
MK全稱“密考”,名義上是機構組織的“學科能力測試”,實則為部分學校繞過政策紅線篩選生源的手段。2025年教育局明確:任何與升學掛鉤的考試均屬違規,但仍有家長飛蛾撲火。
2. 運作鏈條:學校、機構、家長“三輸游戲”
學校:通過合作機構釋放“MK名額”,規避政策風險。
機構:收取50005萬“服務費”,承諾對接名校。
家長:賭上孩子周末時間刷題備考,換一張可能作廢的“錄取券”。
經典話術:
“我們有XX學校內推名額,考進前50%直接錄取!”
“MK真題是學校老師出的,和分班考高度重合!”
MK的10大風險:每一步都是坑!
3. 風險①:機構跑路,人財兩空
2024年廣州某機構收取家長200萬MK費用后卷款跑路,家長報警發現其注冊地址是城中村公廁,維權群至今仍在發“尋人啟事”。
4. 風險②:偽造真題,考試作廢
天河區某家長花3萬買到“華附奧班MK真題”,孩子苦練3個月后發現題目是機構老師瞎編的,真實考試連題型都對不上。
5. 風險③:學籍陷阱,進退兩難
部分民辦學校通過MK招錄學生后,要求家長簽署《放棄學籍承諾書》,孩子淪為“掛讀生”,中考時無法享受名額分配政策。
6. 風險④:法律紅線,影響征信
2025年教育局新規:參與MK的家長若被查實,將納入教育誠信黑名單,影響后續升學資格(已有家長因轉賬記錄被溯源追責)。
7. 風險⑤:心理摧殘,孩子抑郁
越秀區六年級學生因連續半年參加MK未通過,出現厭學、自殘傾向,心理醫生診斷其為“考試創傷應激障礙”。
8. 風險⑥:錯過正途,統籌保底
瘋狂沖刺MK的家長往往忽視公辦報名時間,最終孩子被統籌至邊緣學校,家長悔嘆“撿芝麻丟西瓜”。
9. 風險⑦:師資造假,誤人子弟
所謂“MK名師”實為兼職大學生,番禺區家長發現機構老師連小學數學題都講錯,孩子成績不升反降。
10. 風險⑧:信息泄露,精準詐騙
家長報名MK時填寫的隱私信息被倒賣,孩子剛考完就收到“內部補錄交費”短信,被騙家長占比高達30%。
11. 風險⑨:政策突變,前功盡棄
2025年4月,某民辦學校因MK舉報被取消招生資格,200多名通過MK錄取的學生被迫分流至其他學校。
12. 風險⑩:親子關系破裂,家庭冷戰
海珠區家長因MK失敗遷怒孩子,家庭氛圍降至冰點,孩子哭訴:“考不上XX校,我就不配當你兒子嗎?”
MK的5大偽裝術:教你一眼識破套路!
13. 偽裝術①:“研學營”變“選拔考”
機構以“名校研學”“學科競賽”名義組織活動,實則暗中記錄成績并向合作學校遞名單。
破解招數:凡收費超2000元且不提供正規發票的活動,99%是MK陷阱。
14. 偽裝術②:“校友推薦”釣魚
冒充名校畢業生家長在微信群釋放“內推機會”,要求私聊轉賬“打點費”。
真實案例:荔灣區家長被假校友騙走8萬元,對方收款后秒退群拉黑。
15. 偽裝術③:“押題班”藏貓膩
機構宣稱押中MK真題率超80%,實則考試后才拼湊出“相似題型”忽悠家長。
數據打臉:2024年廣州MK真題與機構押題重合度不足10%。
16. 偽裝術④:“公益講座”洗腦
通過免費講座制造焦慮,推銷數萬元“MK保障班”,甚至用托兒偽裝成功家長現身說法。
避坑指南:凡講座后要求“現場繳費鎖定名額”的,拔腿就跑!
17. 偽裝術⑤:“神秘考綱”割韭菜
機構販賣上千元的“MK獨家考綱”,內容實為拼湊公辦學校教學大綱。
教育局實錘:廣州小升初從未發布任何MK考綱,所謂“內部文件”均為偽造。
聰明家長的3條自救指南
18. 自救指南①:認準官方渠道
公辦入學盯緊廣州市教育局官網和“廣州教育”公眾號。
民辦報名只信廣州市義務教育招生報名系統,其他平臺均是李鬼。
19. 自救指南②:死磕政策紅利
積分入學:花都、增城等區門檻低至160分,非戶籍生友好。
港澳班:南沙、黃埔區憑回鄉證可直接入讀公辦,避開MK內卷。
體藝特長生:管樂、游泳等冷門項目競爭小,部分學校免MK直錄。
20. 自救指南③:保留證據維權
轉賬記錄、聊天截圖、合同文件全部備份,遭遇詐騙立即撥打12345市民熱線舉報。
若機構承諾“包錄取”,可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起訴欺詐。
教育局動真格了!2025年MK打擊新規
21. 學校違規:直接停招+校長免職
2025年廣州首次將MK納入學校考核“一票否決項”,涉事學校取消當年招生資格,校長三年內不得評優。
22. 機構違法:頂格罰款+吊銷執照
對組織MK的機構處以違法所得10倍罰款(最高可罰100萬元),并列入校外培訓黑名單公示。
23. 家長連坐:誠信檔案+升學限制
參與MK的家長將記入教育誠信檔案,孩子初中階段轉學、名額分配等權益受限。
結語:沒有捷徑的路,才是真正的捷徑
MK本質是一場“皇帝的新衣”——機構賺得盆滿缽滿,學校撇清責任,唯獨家長和孩子承受所有代價。2025年的廣州小升初,政策在嚴打,風口在轉向。與其賭上全家身家參與黑箱操作,不如扎扎實實研究政策、提升孩子實力。記住:教育沒有魔法,但每一步腳踏實地,終將抵達星辰大海。
(本文部分案例源自家長匿名投稿,關鍵政策引用自《廣州市教育局關于規范義務教育招生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