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澧溪小學

公辦
聯系電話:021-68111729-2303
學校地址:南校區:上海市浦東新區澧溪小學 北校區:上海市浦東新區周浦鎮橫橋路58號
澧溪小學簡介
澧溪小學創辦于1880年,原名“育德學校”。在百余年的辦學歷程中,澧溪小學具備了豐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也逐步形成了管理民主、治學嚴謹、隊伍精良、個性鮮明、質量上乘的辦學傳統優勢。
學校現有南、北兩個校區,共42個教學班,學生1761人,教師95人,其中高級教師9人,區級學科帶頭人2人,區級骨干教師4人,區級青年新秀2人。
近年來,學校先后被評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園、上海市花園單位、上海市紅十字工作達標學校、區文明單位、區見習教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區專業發展學校、體教結合項目、科技教育特色項目、浦東新區戲曲文化傳承基地。
辦學理念
學校以“澧溪”校名為切入點,挖掘學校初名“育德學校”的內涵,將溪水本質與育德文化有機融合,確立了學校的“溪水文化”辦學價值主旨。“小溪流、積厚德、恒奔流,逐夢想”是“溪水”文化的具體闡釋,更是學校140余年文脈發展的顯照,意味著歷代澧溪小學師生以“質樸如水”的本心,從“涓細流”出發,從細微處著眼,持續積淀,積水之德、水之道、水之美,積小善為大善、小能為大能,實現厚德博學成才之境界;歷代澧溪小學師生持續積淀的過程,也是他們懷揣夢想,發揚活潑靈動的特性,堅持不懈,奔流追逐,實現夢想的過程。
一、堅持五育并舉,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
1.德育平臺重實效重品質。學校以“以生為本、以德為先”為宗旨,以學生行為習慣養成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中心,堅持"實踐、體驗、內化、踐行"的德育教育原則,內化德育理念,優化德育行為。
2.智育平臺重水平重質量。學校以“學業綠色指標”為引導,全面推進“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工作,以打造“靈動”課堂為抓手,聚焦“作業”,優化課堂教學;以學科項目化學習為載體,促進學生多維發展,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3.體育平臺重普及重提高。學校每天通過體育課、體育活動課、大課間活動等,確保學生達到鍛煉1小時。每年確保一次運動會、體育節,每年按國家要求時限完成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建立健康和身體素質檔案。
4.美育平臺重浸潤重滲透。嚴格落實美育課程,上好音樂、美術、書法等課程,廣泛開展校園浸潤式藝術活動。學校開設了手風琴、空手道、大合唱、舞蹈、英語戲劇社、OM頭腦大賽、生物小實驗、科創、編程等近五十幾個社團,學生選擇適合自己需求和興趣的課程參與活動。“車模越野”在全國、市級的各項大賽中捷報頻傳;二年級全面鋪開空手道課程;中高年級引入足球項目。
5.勞育平臺重實踐重養成。學校創設“五個一”的勞動教育課程,即:每周一節勞動教育午會課、每天清理自己的一平方、每月開展一次有意義的勞動實踐活動、每學期舉辦一次勞動教育成果展示活動。
學校努力倡導人人都是“五項管理”責任人和踐行者,提高全體教師認識,明確職責、守住底線,切實將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規定落實到每一個學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提升課堂教學、作業設計質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把好“作業關”;
●加強宣傳引導,重視學生睡眠情況,把好“休息關”;
●規范學生手機管理,把好“執行關”;
●積極營造書香校園環境,加強學生讀物管理工作,把好“閱讀關”;
●落實“五課、兩操、兩活動”,開展豐富體育活動,把好“體質關”。
1.師德為先,培養專業品質。學校積極踐行“厚德、博學、立志、篤行”的校風內涵,倡導“敬業愛生、勤教善研”的教風建設目標,以“愛和責任”為導向,激發教師工作熱情,提升教師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素養
2.書香為魂,提升文化素養。為了引導教師愛書、讀書、品書,讓學習和閱讀成為一種制度、一種校園風氣,學校每年組織讀書交流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效提升教師的內涵素養。學校成立“靜遠”讀書社團,老師們利用課余及周末時間開展閱讀,開展“線上 線下”形式多樣的讀書交流活動,提高青年教師的文化底蘊和專業素養。
3.專家為領,提高專業知識。學校每學期聘請專家進行教師全員培訓,為教師們打開教學和研究思路,開闊視野;每月一次聘請各學科專家來校指導課堂教學和課題研究,為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4.立足實踐,賦能課堂。學校校本研修立足于相互間的共同成長,著眼于日常教育教學視野提升、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實踐的行為改進,實施校本研修課題化, 主題研修系列化,讓不同專業層次的教師們在專業培訓中有獲得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