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延川縣職教中心

公辦普通學校普通中專
聯系電話:0911-8516670
學校地址:延川縣永坪鎮
延川縣職教中心簡介
一.學校情況
1.1學校概況。延川縣職教中心位于永坪鎮,是一所融職教、成教、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職業學校。學校占地面積130余畝,建筑面積28000多平方米。
1.2學生情況。學校現有教學班11個,共442名學生,其中2022級招生163名學生,較上一年度增加了15名。學校2020屆畢業26名,已全部升入高職院校,較上一年度畢業人數增加8名。我校函授部與陜西師范大學聯合辦學,平均每年招收學生60名左右,現在職學員130名。
1.3教師隊伍。學校師生比為0.11,學校現有教職工71名(有中教高級18人,中教一級34人),其中專任教師51人,專任教師中有1名碩士學歷,其余全部為本科學歷,專任教師中高級教師職稱比為0.2,較上一學年度無變化。
1.4設施設備。學校主要建筑有:教學樓1幢,有38間教室,其中班班通教室6個;實驗樓1幢,計算機實訓室4個,閱覽室2個,圖書室1個,舞蹈室1個;餐飲樓1幢;學生公寓樓1幢,有宿舍102間;教師住宅樓1幢;行政辦公樓1幢;住宅窯洞兩排99孔;八跑道400米標準田徑場1個。學校綠化面積達30%。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約1130元,生均紙質圖書200冊,與上一年度相比一致。
二.學生發展
2.1學生素質。學生政治思想積極要求上進,文化課合格率、體質測評合格率、畢業率均為100%。校園文化與社團活動滿意度、生活滿意度、校園安全滿意度、畢業生對學校滿意度均在90%以上。
2.2在校體驗。通過問卷調查,學生對理論學習滿意度、專業學習滿意度、實習實訓滿意度、校園文化與社團活動滿意度、生活滿意度、校園安全滿意度、畢業生對學校滿意度均在95%以上。
2.3資助情況。學校學生享受中職國家免學費428人,每人800元,免學費共計342400元;享受中職國家獎學金共1人,獎金共計6000元;享受中職國家助學金68 66=134人,助學金共計134000元。
2.4就業質量。就目前看,我校學生除高考進一步深造的同學外,其他同學主要是外出打工,或跟社會中的師傅繼續學習其他如廚師、理發等技藝。
2.5 技能大賽。2022年5月份,延川縣職教中心首次組織教師帶領3名學生參加了省級職業技能大賽,取了一定的大賽經驗。
三.質量保障措施
3.1專業動態調整。目前學校共有一個專業:計算機應用。人才培養方案將由學校培養為主調整為聯合辦學培養人才。
3.2教育教學改革。學校堅持現有學校公共基礎課的教育教學;根據實際情況,學校專業設置將于聯合辦學的學院、學校合作開展諸如電氣自動化、建筑設備安裝、焊接加工、建筑施工、幼兒教育、工程造價等專業的合作,以更加適應當前形勢;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課程建設。
3.3 教師培養培訓。我校每年派出十余名教師分別到延安、西安、咸陽、江蘇等地參加專業培訓,2022年共有15人次參加培訓。
3.4 規范管理情況。首先,提高教學質量一是加強常規教學管理;二是強化教學管理,規范教學要求;三是加強課堂教學過程的檢查考核;四是堅持做好每學期兩次大的學情調研;五是組織實施好期中、期末考試工作。六是培養學生多元成長、個性發展,開好書法、繪畫、唱歌、舞蹈、計算機、乒乓、籃球等學生綜合實踐課;七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師德師風和專業技能水平。
其次,以服務為宗旨,做好后勤保障。學校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為全校師生打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進一步規范財務管理,做到了財務公開,信息透明。
第三,打造平安校園。大力開展學生安全教育活動,扎實開展應急預案演練,加強對學生安全的培訓;繼續加強飲食衛生和疾病預防工作,狠抓消防安全工作。
第四,扎實抓好與江蘇聯合辦學中的公共文化課的教育教學工作。按我校與江蘇聯合辦學的規定,高一在我校學習文化課,之后到江蘇去學習專業及頂崗實習,故在高一要扎實做好兩年文化課的教學規劃和落實好文化課的教學工作,同時要做好高三的教學規劃,迎接下學期返校參加高考的學生。
第五,繼續做好與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合作辦學。2021年7月,延安職業技術學院與延川縣政府簽訂合作辦學協議,在延川縣職教中心成立了延安職業技術學院中職教育中心永坪校區,設立了汽車運用與維修、學前教育、護理、建筑工程技術、旅游管理、石油與化學工程、大數據與會計、畜牧獸醫、機電技術應用九個專業,兩年共招收三二分段制學生887名,合作效果良好,進一步推動了延川縣職教中心的發展。
3.5 德育工作情況。學校德育工作堅持做好學生八方面的德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養成教育、道德品質教育、遵紀守法教育。
德育工作措施:一是堅持課程教學滲透德育教育全過程;二是堅持做好“國旗下講話”;三是堅持開好每周一次的特色主題班會;四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心理、人格積極健康發展;五是加強環境育人;六是拓寬多種德育渠道;七是加強安全教育,創建平安校園;八是做好學生的學籍管理工作。
3.6黨建情況。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進一步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堅持落實好“三會一課”制度,開展特色主題黨日活動,持續開展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組織黨員干部通過多渠道、多形式自主學習,積極利用“學習強國”等學習平臺提升黨員的思想理論水平和黨性修養;發揮好黨員的示范帶頭作用,讓黨員在吃苦耐勞,敬業愛崗,關愛學生,擁有較高的教學水平高和教學質量方面成為教師和職工的旗幟。
四.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開展情況和效果
根據延川縣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委員會(2020)1號會議紀要精神,經縣教育局和山花演藝集團委托我校代培一批高素質的演藝人才,學制三年,畢業合格者到縣山花集團就業,2020年秋季已招生40名并開始培訓,至2022年這批學生已呈現出較高的專業水準。
4.2 學生實習情況
學生實習采用學校聯系實習單位和個人自行聯系實習單位相結合,學生和實習單位及學校簽訂相關協議,確保實習的安全有效。
五.社會貢獻
5.1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學校與延川縣山花演藝集團聯合培養藝術人才,將大大緩解延川縣演藝人才的缺乏。
5.2社會服務
通過學校及聯合辦學學校、聯辦企業對學生的培養,為更多的有志青年學習一技之長提供了幫助,為他們提升學歷增強后續發展能力奠定了基礎,得到了社會、家長和政府的認可。
5.3對口支援
2022年江蘇江陰中等專業學校先后派兩名教師來我校交流支援,延川縣職教中心先后派兩名教師到江蘇江陰中等專業學校學習交流。
六.舉辦者履責
6.1經費
按政策我校享受國家各項職教方面的經費政策,為我校中職教育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力保障。
七.特色創新
根據延川縣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委員會(2020)1號會議紀要精神,經縣教育局和山花演藝集團委托我校代培一批高素質的演藝人才,學制三年,畢業合格者到縣山花集團就業,2020年秋季已招生40名并開始培訓。
具體做法:40名學生單獨設藝術班,由延川縣職教中心教師教授藝術班學生公共基礎課程,所用公共基礎課課程表與計算機專業同學一致;由
延川縣山花演藝集團派專業老師教授學生舞蹈和聲樂的專業課程。雙方老師根據實際情況,經常交流探討學生培養方式,共同參與對學生的教育教學管理。目前,藝術班的文化課程和專業課程培養效果均良好。
八.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8.1主要問題
1、學校缺乏職業教育專業基礎設施。學校所在地原為普高,現有教學實施、設備根本不能滿足中職教育需求,學校缺少相關的專業實訓室和實訓設施設備。
2、經費緊缺。由于經費緊缺,無法進行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也無法解決專業教師問題,所以對保障正常的中職教育教學帶來一定的影響。
8.2改進措施
1、通過與延安職業技術學院的合作辦學,學習先進的辦學經驗。
2、進一步加大職業教育經費投入。一是要多渠道籌集資金,推動職業教育健康發展;二是增加對職業教育經費投入。
3、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要加快職業教育的發展,必須要建設職業教育實習設備、實訓基地。由政府主導,相關部門配合,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統籌規劃,建設新的實習實訓基地,以滿足學校教學的需要,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