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煙臺市中考改革政策解讀:多元評價與錄取機制優化
格子
為適應新高考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煙臺發布中考改革意見。此次改革從 2023 年秋季入學的初中學生開始,以 “全面育人 + 科學評價 + 減負增效” 為核心理念,重點優化考試科目結構、成績使用方式及招生錄取機制,采用 “精確計分 + 彈性等級 + 底線考查” 的評價方式,下面為你詳細解讀。
山東煙臺市中考改革意見政策解讀公布,相關事宜詳情如下:
5月12日,煙臺市教育局發布《關于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改革的意見》,現將中考改革政策解讀如下。
煙臺市中考改革以“全面育人+科學評價+減負增效”為核心理念,以“精確計分+彈性等級+底線考查”為評價方式,從2023年秋季入學的初中學生(現初二年級)開始,重點優化考試科目結構、成績使用方式及招生錄取機制,更好地適應新高考改革,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改革背景與核心:應勢謀新,提質育才
1、應新求變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出“有序推進中考改革”。作為山東省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我市積極落實全國、全省和全市教育大會部署要求,穩步實施以“雙減”政策落地需求與核心素養培育為動因、以適應新高考改革和服務于國家教育戰略轉型為導向的中考改革,持續推動教育公平,減輕學業負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2、四核引領
改革堅持四個核心目標,一是育人為本,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二是減負提質,持續深化教學改革,優化考試方式和成績呈現方式;三是因材施教,推動多元評價方式與招生錄取方式有機結合;四是公平公正,保障考試招生機會公平、程序公開、結果公正,為學生創造平等升學的機會。
考試科目與內容:全科覆蓋,分類評價
以計分科目、等級科目、考查科目三種評價方式覆蓋《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設定的全科內容。
計分科目: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體育與健康。考試安排在初四畢業年級進行。
等級科目:道德與法治、歷史、生物學、地理。其中,道德與法治考試安排在初四年級進行,歷史、生物學考試安排在初三年級進行,地理考試安排在初二年級進行。
考查科目:信息科技、實驗操作(含物理、化學、生物學)、藝術、勞動、綜合實踐。其中,信息科技、生物學實驗操作考試安排在初三年級進行,物理、化學實驗操作考試安排在初四年級進行。藝術、勞動、綜合實踐融入日常教學與評價。
成績呈現與運用:多元評價,科學銜接
實行分數與等級相結合的方式,淡化“分分必爭”,打破“唯分數”的評價慣性,搭建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成長平臺。
1、計分科目強化基礎、注重銜接。
①計分呈現:計分科目總分由改革前的840分降為570分。語文、數學、英語分值均為120分,其中英語筆試為90分、聽力和口語考試為30分;物理分值為80分;化學分值為70分;體育與健康分值為60分(含過程性評價)。
②選拔性考核:成績直接計入中考總分,作為畢業與升學的核心依據,按分數擇優錄取。
③學科定位:持續強化基礎學科能力與核心素養,夯實科學教育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根基,扎實服務人才強國戰略;體育與健康注重運動參與與體質健康測試結合,關注日常鍛煉。
2、等級科目減負提質、限定底線。
①等級呈現:等級科目卷面滿分均為100分,有雙重評價維度,先根據分數劃分為A(≥90分)、B(≥80且<90分)、C(≥60且<80分)、D(<60分)四個等級;根據分數劃分后,若試題較難,考試成績普遍不高,A/B/C等級人數不足考生總量的25%/60%/85%,則按照考生的考試分數由高到低依次遞補,遞補后的A、B、C等級分別達到考生總量的25%、60%、85%。既切實減輕學業負擔又維護競爭公平,確保等級分布科學、合理。
②篩選性考核:等級作為普通高中錄取的限定條件。地理、歷史、生物學評價為D等的考生可以申請重考,重考成績最高以C等計入。道德與法治學科考試安排在初四學期末進行,沒有重考機會。
③學科定位:等級評價撬動學科價值回歸,突出素養育人,弱化分數競爭,讓課堂聚焦核心能力與興趣發展,支撐全面發展育人目標。
3、考查科目以評促學、實踐導向。
①成績呈現: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
②達標性考核:作為升學參考的基礎保障。成績不合格可以申請重考。
③學科定位:實驗操作、信息科技等科目從“單純知識記憶”的突擊訓練轉向“實踐能力生成”,推動“做中學”理念落地。藝術、勞動等科目合格性評價,突出學科基礎要求與綜合素質拓展。
初中2021級的物理、化學實驗操作,初中2022級的信息科技、實驗操作(含物理、化學、生物學)、藝術,作為考查科目進行評價,“合格”作為錄取公辦高中的限定條件。初中2021級已考完結業的信息科技、生物實驗操作按照原有評價方式計入中考總分。
考試科目內容、呈現方式及運用
類別 | 科目 | 分值/等級 | 呈現及運用 |
計分科 目 | 語文 | 1 2 0 分 | 總 分570畢業和升學。 |
數學 | 1 2 0 分 | ||
英語 | 120分(筆試90分+聽說30分) | ||
物理 | 80分 | ||
化學 | 70分 | ||
體育與健康 | 60分(含過程性評價20分) | ||
等級科 目 | 道德與法治 | 分為A/B/C/D四個等級。得分為滿分的90%以上的為A等,80%以上不足90%的為B等,60%以上不足80%的為C等,不足60%的為D等。按照分數劃定后,若A等級不足考生總量的25%,B等級及以上不足考生總量的60%,C等級及以上不足考生總量的85%,則按照考生的考試分數由高到低依次遞補,遞補后的A、B、C等級分別達到考生總量的25%、60%、85%。 | 學科等級作為升學限定條件。 |
歷史 | |||
生物 | |||
地理 | |||
考查科 目 | 信息科技 | 以合格/不合格呈現。 | 考查科目結果在升學中參考使用。 |
實驗操作 | |||
藝術 | |||
勞動 | |||
綜合實踐活動 |
招生報考與錄取:?維護公平,穩步推進?
以改革評價體系促進教育公平,以多元選拔機制激活辦學特色,保證招生改革與教育教學的有效適應和科學銜接。
1、減負賦能與提質培優并重。
通過分類評價、多維觀測來實現學業減負與質量提升的平衡,采用“門檻+擇優”的錄取機制,保留學科等級底線要求,保障考生基礎知識達標、知識結構完整。考查科目全部合格+等級科目無D等可報考公辦普通高中,參與統招競爭。其中,市內四區(芝罘區、萊山區、牟平區、高新區)考查科目全部合格+等級科目全部達到C等以上,且至少有2科達到B等以上的考生,可報考市直屬特色高中(煙臺一中、煙臺二中、煙臺三中、牟平一中)。
高中錄取條件對比
條件類型 | 公辦普通高中 | 民辦普通高中 | 特色高中(市內四區) |
等級科目要求 | D等 ( 即 至 少C等及以上) | 無等級限定要求 | 至少2B2C |
計分科目要求 | 按總分570分擇優錄取 | ||
考查科目要求 | 全部合格 | ||
重考機會 | 等級科目D等(地理、歷史、生物)可重考至最高C等,考查科目不合格可重考一次 | ||
區域靈活性 | 其他區市可自行制定等級科目要求 |
2、突出特色與堅守公平并重。
通過等級科目分級要求和學校自主招生設置,按學科優勢、創新潛質等維度制定差異化錄取標準。“一校一策”制定“脫穎計劃”培養方案。引領縣中振興發展,推動高中特色發展與學科強項培養。整合高中錄取批次,優化志愿設置,普通高中和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志愿填報和錄取同階段進行。進一步規范高中招生加分項目,不屬于國家明確規定的分數優惠政策全部取消。
3、全面兼顧與平穩過渡并重。
開足開好國家規定的各門課程,實現學科考試方式改革與教學改革雙向兼顧、政策落地與學生能力發展的平穩過渡。按照各地中考改革慣例,在調整計分科目、改革評價方式、優化志愿填報和規范優惠政策等關鍵環節設置過渡期,能夠保證政策的連續性、公平性與可操作性。結合我市五四學制特點,初二年級進行首次學業水平考試(地理),從該年級開始實施改革,可以涵蓋完整考試周期,確保學生從參加首次學業水平考試起適應新評價標準與培養模式。同時,有關學科的等級評價是招生錄取的限定條件,這要求對四門學科(地理、歷史、生物學、道德與法治)進行統一標準的整體性、系統性評價,避免因中途改變考試制度導致招生錄取的不銜接和不公平,有利于維護良好的教育教學秩序和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