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福建省長樂第一中學

公辦省一級
聯系電話:0591-28800711
學校官網:https://www.fjclyz.cn/
學校地址:福建省長樂市吳航街道和平街56號
福建省長樂第一中學簡介
福建省長樂第一中學,創辦于1890年,是一所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特色鮮明的省一級達標學校、省示范性高中學校。
2008年11月18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到校視察工作,充分肯定學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所取得的成績。
長樂一中的前身是私立培青初級中學、縣立初級中學、私立建華初級中學。私立培青初中的前身是陶媛女校與格致男校。陶媛女校源于1890年由美國傳教士創立的讀書班,格致男校成立的時間為1911年。縣立初級中學于1942年由地方政府官方創辦。私立建華初級中學于1942年由民族資本家私人創辦。1951年6月,三派匯聚,三校合并,命名為“長樂初級中學”,1953年稱“長樂中學”,1957年更名為“福建省長樂第一中學”至今。百余年來,培養初、高中學生5萬余名。他們中有院士、各類專家、各級領導、各個行業的建設者。
學校于1993年評定為省二級達標中學,2002年晉級為省一級達標中學,2018年12月被省教育廳立項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建設學校;2023年12月,被省教育廳確認為福建省第二批示范性高中學校。自1993年起,已連續十二屆被評為“省文明學校”,兩屆“省文明校園”。先后榮獲“福建省實施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學校”、“福建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福建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福建省模范教工之家”“福建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稱號。
2016年12月25日,長樂一中一分校撤并為長樂一中首占校區。從此,一中發展拉開新的序幕。
學校現有兩個校區。吳航校區坐落于長樂市區和平街56號,東臨汾陽溪,北倚六平山,有高二高三兩個年段。校園掩映在古木花叢之中,景色宜人,由林業部門掛牌的100多年樹齡的老樹十幾棵。是福建省首批“花園式單位”。校區面積102畝,建筑面積3.86萬平方米;校園中辦公區、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有序分布。辦公區主要有陶媛樓、培青樓(校史展覽館)、行政辦公樓(正德樓);教學區主要有音樂教室(聞韶樓)、教研樓(大愛樓)、教學樓(培英樓)、綜合樓(遠航樓)、圖書館、實驗樓(格物樓);運動區有體育館、田徑場、后山籃球場;生活區主要有學生公寓(逸馨樓)、宿舍樓(逸軒樓、逸遠樓)、膳廳。其中,陶媛樓、培青樓、音樂教室,均為100多年歷史的建筑。連接田徑場和后山籃球場的后山棧道,更是曲徑通幽、古樸雅致。
首占校區位于長樂區會堂南路99號,有初中和高一四個年段,前身是長樂第一中學一分校,成立于2014年7月,校園占地面積150畝,建筑面積8.5萬平方米。校園建筑外墻以紅黃色為基調,青春亮麗,每幢建筑用連廊連接,間有花園,環境現代優美,中軸區、東區、西區,布局有序。中軸區主要有南大門、南門廣場、學術報告廳、圖書行政辦公樓(立德樓)、地理生物園、食堂與教師值班用房、北門。東區為初中部實驗樓(致知樓)、教學樓、初中部學生公寓、高中部學生公寓。西區為高中部實驗樓、教學樓、藝術樓、體育館(健體樓)、西大門、田徑運動場、籃球場、網球場等。學校現有初高中113個教學班,學生5677人,教職工408人。高中部61個教學班,2916名學生,高中部教職工243人,其中專任教師231人,專任教師中35周歲以下88人,占38.1%,本科及以上學歷231人(其中54人獲碩士學位),占100%,高級職稱教師76人,占32.9%。初中部52個教學班,2761名學生,初中部教職工165人,其中專任教師157人,專任教師中35周歲以下84人,占53.5%,本科及以上學歷152人(其中5人獲碩士學位),占96.8%,高級職稱教師27人,占17.8%。
學校秉持“正德培青 大愛遠航” 的核心理念,秉承“立德、毓秀、開智、健體”的校訓,堅持“發展教師,發展學生,發展學校”的辦學宗旨,提煉133年辦學歷史優秀傳統,與時俱進,開創現代化教育新思路,博采眾長,豐富學校教育之內涵,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形成大愛暖校園,鄉土融教育的鮮明辦學特色。
一、致力于培養一支思想、業務過硬的“學習型”教師隊伍。
(一)以黨建促進師德建設。學校以打造“培青”黨建品牌為抓手,開展黨史教育和校史教育,倡導“陪伴教育”,著力培養師德高尚、業務過硬的教師隊伍。黨員教師隊伍不斷壯大,中堅堡壘作用凸顯。2007年12月,吳航校區成立中國共產黨長樂一中總支部,下設三個支部。2016年11月,升格為黨委,下設六個支部(吳航校區四個,首占校區兩個)。現有黨員163人。 2021年6月,學校黨委被評為“福建省優秀基層黨組織”;2023年5月,學校團委被評為“福建省五四紅旗團委”;2023年7月,學校被評為“福州市先進黨建示范校”。2023年11月,學校黨員教育電視片《培青》榮獲省三等獎,在福建電視臺綜合頻道、“一線福州”、福州市黨員遠程教育平臺展播。
(二)建設學習型教育團隊。通過有計劃的“讀書推介會”“讀書心得交流會”“考察學習報告會”“專家講座” “贈閱圖書”等,培育教師濃郁的學習氣氛,培育行政團隊正確的管理理念。結合教研交流、教學比賽等活動,培養一批學習型的教學能手。我校名師培養取得新突破,2人入選省心理健康名師工作室領銜名師及成員;1人入選福建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高中專委會委員;2人入選福州市教學名師培養對象;新增2位福州市學科帶頭人、4位福州市名師工作室成員、9位福州市骨干教師。五年來在教育教學比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4項,省級獎項25項,市級獎項97項。其中,近三年,在教育部精品課遴選活動中獲得3節部優、6節省優和25節市優的優異成績,為提高學校整體師資起到引領作用。2016年9月,被福州市教育局授予“福建省第三屆中小學教師教學技能大賽”優秀組織獎。2013年12月,行政團隊被福州市總工會授予“五一先鋒崗”光榮稱號。
二、逐步完善更科學的品德教育體系。
(一)學校提出“立足心理健康教育,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依托鄉土文化土壤,建設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兩個工作重心,并努力將之打造為品德教育特色。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學校于1998年創建心理咨詢室,為福建省最早開展心理咨詢活動的中學之一。2012年,學校成立心理咨詢中心,把整棟陶媛樓作為辦公場所。兩個校區現有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4名,接受學生來訪5000多人次,對減輕學生心理壓力及預防青少年犯罪起到了重要作用。學校評為“全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有福建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學校扎實推進勞動教育,對外學校不斷探索共建校外研學基地的模式,通過挖掘社會資源,開設勞動教育實踐課程。對內,學校制定了四色勞動卡制度,通過勞動卡創設勞動機會,深化勞動認識,讓學生從被勞動變為主動勞動,從而愛上勞動,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2021年《“力行”勞動教育課程》入選福建省勞動教育實踐特色項目。《中國德育》《中國教育報》《新福建》《海峽教育報》《福州教育》等對我校勞動教育的做法均做了報道。
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的載體,與當地社區、社會公益團體、大學及有關機構開展了各種交流活動,讓學生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感受到時代發展的脈搏,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近幾年,學校著力開展“感恩教育”“成人禮活動”“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推進家庭、社會倫理教育,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根據初高中年段的學生特點,組織骨干教師研究三年德育規劃,編寫有關教材,以凸顯學校成熟的德育特色。
(二)社團活動已經成為德育教育的另一個亮點。學校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學科興趣小組、學生社團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成績顯著。近年,學校合唱隊發揚省賽六連冠傳統,曾代表福州市勇奪省“平安歌曲大家唱”一等獎;2016年、2017年,學校啦啦操隊兩奪全國啦啦操比賽冠軍,并獲國際賽季軍。2021年我校入選福州市中小學美育基地校(舞蹈)。校羽毛球隊、乒乓球隊、籃球隊、足球隊都獲得過長樂市中學生比賽第一名。學校社團現已發展成由模聯社、天文社、輕音社、微影社、書法社、文學社等40多個社團組成的“社團聯盟”,在與大學和省內外名校的交流中茁壯成長。教師致力于幫助學生掌握至少1項藝術特長,讓學生與藝術之美終身相伴。我校成立本土非遺社團,開展特色美育工作,特邀請省市級非遺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陳國銳、陳紅、魏君偉等作為社團指導老師,分別為高樓米線、閩劇、詠春社學生授課指導,讓學生在社團活動中感受優秀鄉土文化的魅力。
三、學科奧賽成績突出,在全省乃至全國贏得了榮譽。
2019年8月,我校被福州市教育局列入首批信息學、數學奧賽基地校。
迄今為止,學生信息學奧賽累計獲得高中組省級信息學奧賽一等獎124人次,二等獎和三等獎超過100人次。在第一屆、第四屆、第十屆亞洲與太平洋地區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斬獲2枚銀牌和4枚銅牌,并在2015年、2017年、2018年三度拿下全國信息學奧賽金牌。在2021年第38屆全國信奧福建省隊選拔賽中,9人參賽,7人獲得省一等獎,在全省并列第6名,縣中排第一。在2022年、2023年全國信奧福建省隊選拔賽中,均有6人以上獲得省一等獎。2021年、2022年、2023年,各有一名學生代表省隊參加全國賽并獲銀牌。
近五年共有6位學生在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中獲省一等獎。在2021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福建賽區競賽中,23人進入決賽,18人獲獎。在2022年、2023年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陳勵言同學以優異成績入選省隊,連續兩年獲得全國銀牌。
在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創新挑戰賽、福建省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機器人比賽等各級別賽事上獲獎項超百人次,國家、省、 市一等獎32人次。2022年6月在第二國福建省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中,參賽的作品奪得冠亞軍。2022年7月在“WRCF2021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上,學校代表隊共獲兩個分區冠軍,一個總冠軍。在38屆科技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省二等獎1項,市一等獎1項,市二等獎6項,市三等獎4項。在39屆科技創新大賽中我校申報的10項科技創新項目全部入圍市賽復賽,4項入圍省賽。
四、創新教育方式,拓展現代教育之路。
2016年3月15日和4月16日,2018年10月17日,分別與美國加州南麓中學、加拿大倫敦國際學院和英國貝勒比斯學院,美國新澤西州皮康諾克公立高中締結友好學校,為學校教育走向國際化打下良好基礎。作為福建省“現代教育實驗學校”,學校始終堅持對傳統文化活動的創新,致力于現代教育技術的更新。優化數字廣播系統,成立校園數字中心,完善綜合信息發布系統(LED),建設智慧教室,構建智慧校園網絡平臺,為數字校園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同時,為提升教育質量,學校采取走出去學習的方式,借鑒先進學校的教育教學理念,近年來,先后組織教師到河北、江蘇、江西、廣東、湖南、湖北、四川、上海、浙江等地名校參觀學習,將其成功經驗與我校實際相結合,創新教育方式,探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新途徑。
2021年12月30日,成立長樂一中教育集團。包含福建省長樂第一中學吳航校區、首占校區、瑯峰中學和長樂六中。福建省長樂第一中學吳航校區和首占校區同為一個法人單位;長樂瑯峰中學為委托管理校,長樂六中為聯盟成員校,獨立法人屬性不變,在集團章程的基礎上形成聯盟關系。集團成立后,弘揚長樂一中的大愛精神,培育積極向上的集團教育文化氛圍;尋求適合教育集團發展的最佳道路,在一中辦學理念的引領下,讓每個校區都煥發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五、中高考成績穩中有升。
學校教學質量穩中有升,近五年來,24人被清華、北大錄取,12人被香港大學錄取。數百名學生被國內C9高校錄取,傳統985、211錄取率逐年遞增。歷史科目組傳統本一上線率超過90%。中高考成績均實現“低進高出”,創歷史性輝煌。
六、校友成就斐然
校友中有政界翹楚,如原省委組織部部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營官,原副省長潘心城,原副省長陳彬藩,原省政協副主席陳家驊,省檔案局局長卓兆水。有學界英才,如自然資源專家石玉林院士,北大原經管學院院長鄭學益,北大物理學院教授鄭春開,北師大哲學系主任周桂鈿……。有商界精英如世界500強企業老總和中國百強企業老總。有眾多的行業骨干,支撐起單位的發展。
133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形成了優良的校風、學風、教風,培育出“追求卓越”的一中精神。
現在,全校師生,秉持校訓,傳承優秀傳統,著力教育創新,精細管理,追逐著“從優秀走向卓越”的夢想,正以高昂的斗志,努力學習,勤奮工作,勇擔使命,奮發進取,朝著創建高質量、有特色、省內外知名的一流高中學校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