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光下的父愛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文章講述了作者在腳崴受傷后,看到平時忙碌且感覺對自己關心甚少的父親焦急地趕來,背著自己在醫院奔波,從而體會到深沉父愛的故事,通過細節描寫和情感抒發,表達了對父愛的感悟與珍惜。
作文正文:
夏日的一抹陽光,經過醫院長廊玻璃的折射后,照耀在了父親的臉頰上,父親額頭上的汗珠還在一滴一滴的滑落下來。
那一天,是同學的生日。中午,我們一行眾人酒足飯飽后步行回家,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好不歡樂,卻怎么也沒料到,一場噩運已然臨頭。得意忘形的我和同學們推推搡搡……只聽著“咔嚓”個聲脆響,我的腳崴了。
父親趕到的時,我的心一下子不慌了。因為是周末,醫院的輪椅借不出來,而從醫院的影片室到治療室需穿過一個長長的走廊,單腳跳了一路的我,已然滿頭大汗,站在原地不動,父親看了看我,二話沒說,半蹲下來將我背在背上。在我一百六十多斤的身軀下,父親顯得十分瘦弱。父親背著我,邁著沉重的步伐往前走,這個平時很簡單的動作,現在,父親卻做的如此辛苦。陽光在醫院長廊玻璃的折射下,照耀在父親的臉頰上,看著父親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滑落,我的心如同父親腳步一樣沉重。
父親總是很忙,很少有時間陪我,曾經一直以為父親并不關心我,常常暗中與他較勁,現在看著父親焦急的樣子和他臉頰上的汗珠,我的眼淚一下子涌了出來,心里有說不出的感動。
接下來是買毛巾、交費,父親樓上樓下跑了無數趟,卻沒有說一句話,我終于體會到了高爾基的那句話:“父愛是一部震撼心靈的巨著,讀懂了它,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總有一個人,將我們支撐,總有一種愛,讓我們感動,這個人就是父親,這種愛就是父愛。父愛無形,細細品讀,我們會感動,感動過后,我們要學會珍惜,學會豁達,學會理解,理解父親,理解父愛……
詳細點評:
1. 優點:
· 情節真實動人:以生活中常見的受傷經歷為背景,展現了父親在孩子受傷時的關切與付出,如“父親看了看我,二話沒說,半蹲下來將我背在背上。在我一百六十多斤的身軀下,父親顯得十分瘦弱”,這樣的情節容易讓讀者產生共鳴,感受到父愛的沉重與真摯。
· 描寫細膩入微:對環境和人物的描寫較為細致,如“夏日的一抹陽光,經過醫院長廊玻璃的折射后,照耀在了父親的臉頰上,父親額頭上的汗珠還在一滴一滴的滑落下來”,通過對陽光和汗珠的描寫,從側面烘托出父親奔波的辛苦;又如對父親動作“半蹲下來”“邁著沉重的步伐”的刻畫,生動地展現了父親背負壓力的形象。
· 情感表達自然:作者的情感抒發水到渠成,從一開始的得意忘形到受傷后的依賴,再到看到父親付出后的感動與理解,如“我的眼淚一下子涌了出來,心里有說不出的感動”,讓讀者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內心的變化,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 主題明確深刻:緊扣“父愛”這一主題,通過講述親身經歷,深入探討了父愛的內涵,如結尾處引用高爾基的話并闡述對父愛的理解和珍惜,使文章的主題得到升華,引發讀者對親情的思考。
2. 不足:
· 語言稍顯平實:整體語言風格較為平淡,部分語句缺乏文采和感染力,例如“得意忘形的我和同學們推推搡搡……只聽著‘咔嚓’個聲脆響,我的腳崴了”,表述比較直白簡單,可以嘗試使用一些修辭手法或更生動的詞匯來提升表達效果。
· 情節發展稍快:在一些情節的過渡上不夠自然流暢,比如從同學相聚到突然受傷,再到父親出現背“我”去醫院,過程略顯倉促,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過渡性的描寫,使故事的發展更加合理。
· 人物刻畫單一:對父親的形象刻畫主要圍繞此次受傷事件展開,缺乏對其性格、生活背景等多方面的深入挖掘,使得人物形象不夠豐滿立體。
3. 建議:
· 優化語言表達:在描述場景和人物時,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如描寫陽光可以寫成“那夏日的陽光如同金色的絲線,經過醫院長廊玻璃的折射后,輕柔地灑在父親的臉頰上”,使描寫更加生動形象;同時,增加一些富有情感色彩的詞匯,如“忐忑不安”“心急如焚”等,來強化情感表達。
· 細化情節過渡:在從歡樂場景轉換到受傷情節時,可以增加一些鋪墊和細節描寫,比如“正當我們嬉笑打鬧著穿過街道時,我沒注意到路邊的一塊石頭,一個不小心,腳就崴了下去,一陣劇痛瞬間襲來,仿佛無數根針在扎刺著我的腳踝”,這樣能使情節發展更加自然。
· 豐富人物刻畫:除了描寫父親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現,還可以增加一些關于父親平時工作、生活的細節,如“父親總是在清晨我還沒醒時就出門,直到夜色深沉才回家,他的身影總是忙碌而疲憊,但在我受傷的那一刻,他卻毫不猶豫地放下了手中的一切”,從多個角度展現父親的性格特點,使人物形象更加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