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放風箏,幸福滿心間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在祖國母親的生日這天,作者與爺爺一同前往廣場放風箏。在這熱鬧非凡的氛圍中,作者不僅學會了放風箏的技巧,更在風箏的自由飛翔中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與美好,激發了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作文正文:
今天是10月1日,也是祖國母親的生日。爺爺要帶我去放風箏,到了廣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一到廣場,我就看見許多五彩斑斕的鮮花,鮮花圍繞著廣場,就像一個花環圍在大地的.脖子上,大地變得更加絢麗多彩。放風箏的人也很多,我抬頭看了看藍天,一個個小風箏像一只只小鳥在天上自由自在的飛翔,小鳥是多么的快樂啊!你看,藍天在對我們微笑呢!頓時,我和爺爺都忘記我們是來放風箏的。
一開始,我放呀放,怎么都放不下去,后來,爺爺教會了我技巧,我終于把風箏放上去了,但放風箏要有耐心,我一會就不想放了,爺爺勸我勸了好幾次,我才耐心的放,最后,我還是把風箏放上去了。
今天我不僅學會了放風箏,同時也感覺到我生活在這偉大的祖國里,是多么的幸福啊!現在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詳細點評:
優點: 1. 開篇點題,情感真摯:文章開頭“今天是10月1日,也是祖國母親的生日”直接點明了國慶這一主題,緊接著表達了與爺爺一起放風箏的活動,情感真摯,迅速將讀者帶入節日的氛圍中。 2. 環境描寫生動:“一到廣場,我就看見許多五彩斑斕的鮮花,鮮花圍繞著廣場,就像一個花環圍在大地的脖子上,大地變得更加絢麗多彩”這一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廣場的美麗景象,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3. 情感升華自然:結尾處“今天我不僅學會了放風箏,同時也感覺到我生活在這偉大的祖國里,是多么的幸福啊!現在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情感升華自然,從放風箏的小事引申到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許,使文章的主題更加深刻。 4. 細節描寫豐富:在描述放風箏的過程中,“一開始,我放呀放,怎么都放不下去,后來,爺爺教會了我技巧,我終于把風箏放上去了”詳細地描繪了作者從不會到學會的過程,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真實性。 不足: 1. 部分語句不夠通順:“我抬頭看了看藍天,一個個小風箏像一只只小鳥在天上自由自在的飛翔,小鳥是多么的快樂啊!”中的“一個個小風箏像一只只小鳥”可以改為“一個個風箏像小鳥一樣”,使語句更加通順。 2. 情感表達不夠細膩:在描述風箏飛上天的那一刻,情感表達較為直接,可以增加一些細膩的描寫,如對風箏的高度、姿態等的描述,以及作者內心的喜悅和成就感。 3. 對爺爺的描寫不夠豐富:文章中提到了爺爺教作者放風箏,但對爺爺的具體動作、語言等描寫較少,可以進一步豐富爺爺的形象,使文章更加生動。 建議: 1. 修改語句:將“一個個小風箏像一只只小鳥在天上自由自在的飛翔”改為“一個個風箏像小鳥一樣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飛翔”。 2. 豐富情感表達:在描述風箏飛上天的那一刻,可以增加一些細節描寫,如“看著風箏越飛越高,逐漸變成了一個小黑點,我的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它在空中翩翩起舞,仿佛在向我展示它的自由與快樂,我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3. 深化爺爺的形象:可以增加一些對爺爺動作和語言的描寫,如“爺爺耐心地站在一旁,手把手地教我。他一邊示范,一邊說:‘放風箏要有技巧,也要有耐心。你看,當風來的時候,就要快速地跑起來,然后慢慢地放線。’在他的指導下,我終于掌握了放風箏的竅門”。 4. 增加環境描寫:在描述廣場的熱鬧場景時,可以增加一些對人們活動的描寫,如“廣場上人山人海,孩子們的笑聲、大人們的歡呼聲此起彼伏。有的人在拍照留念,有的人在追逐嬉戲,還有的人在放聲歌唱,整個廣場洋溢著節日的歡樂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