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山海之間的魅力之城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本文作者以生動的語言,描繪了青島這座山海之間的魅力之城。從對青島建筑的欣賞,到海邊嬉戲的歡樂,再到五四廣場的游覽、海洋世界的游玩以及嶗山的攀登,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展現了青島的自然風光、城市風貌和旅游資源,表達了對青島之美的贊美和對青島之行的喜愛之情。作文正文:
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去青島玩,我甭提多高興了,一路上興奮地睡不著覺。
經過一夜地顛簸,早上八點多,我們終于來到了美麗的青島。走在寬敞干凈的街道,我左顧右盼,青島的建筑非常漂亮,有圓頂的巴洛克風格建筑,有尖頂的哥特式風格建筑,有外國人留下的教堂,還有我們的古典建筑,一幢幢掩映在綠樹中,讓我深深感覺到青島這個城市的魅力。
穿過城市,我們來到海邊,金色的沙灘襯托著藍藍的大海,一望無邊。站在海邊,我才感覺到人類是多么的.渺小,自然是多么的廣闊。海浪“嘩嘩”的翻滾著,遠處有一艘船慢慢航行。媽媽讓我換上泳衣,給大海一個親密接觸,我撲進海里,浪花一個接一個拍打在身上,很舒服,我們在海里嬉戲著。海邊有許多人在拾貝殼,貝殼有許多顏色,白的、粉的、紫的,尤其是太陽照在上面,五光十色,亮晶晶的。沙灘赤腳踩上去軟軟的,有的人把身體全部埋在沙子里做沙浴,只露一個頭。陽光、沙灘、海浪,好一副美麗的圖畫。
離開海邊,我們又來到五四廣場,遠遠就看到廣場中矗立的雕塑——五月的風。這個雕塑是用紅色的鋼板制成,遠處看像一把燃燒的火炬,近處看像刮起的紅色旋風。廣場周圍鋪著青青的草坪,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景象。我們還游玩了海洋世界,爬了嶗山。
青島是個美麗的地方,這里有山有水,有青島啤酒,還有海爾電器,青島是一個讓人心曠神怡的城市,祖國處處有美景。
詳細點評 :
(一)優點 1.描寫細膩,場景感強 · 段落分析:文章對海邊場景的描寫非常細膩。例如,“金色的沙灘襯托著藍藍的大海,一望無邊”這句話運用了色彩對比,將沙灘的金色和大海的藍色鮮明地展現出來,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海浪‘嘩嘩’的翻滾著,遠處有一艘船慢慢航行”這句話則通過聲音和動態描寫,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壯觀的氛圍。 · 句子分析:“陽光、沙灘、海浪,好一副美麗的圖畫。”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海邊景色比作一幅美麗的圖畫,簡潔而生動地概括了海邊的美麗景色,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詞語分析:使用“寬敞干凈”“漂亮”“掩映”“金色”“藍藍”“一望無邊”“翻滾”“慢慢航行”“五光十色”“亮晶晶”“軟軟”等詞語,準確地描繪出青島海邊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使文章語言更加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 2.情感真摯,富有感染力 · 文章表達了對青島之美的贊美和對青島之行的喜愛之情,情感真摯。例如,“我撲進海里,浪花一個接一個拍打在身上,很舒服,我們在海里嬉戲著”這句話通過描寫作者在海里的嬉戲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大海的喜愛和享受之情;“青島是個美麗的地方,這里有山有水,有青島啤酒,還有海爾電器,青島是一個讓人心曠神怡的城市”這句話則直接抒發了作者對青島的贊美之情。 3.結構清晰,層次分明 · 文章按照游覽順序展開,從到達青島,到欣賞建筑,再到海邊游玩,最后游覽五四廣場、海洋世界和嶗山,層次清晰,邏輯連貫。每個段落都有明確的主題,如對青島建筑的描寫、對海邊景色的描寫、對五四廣場的描寫等,使讀者能夠輕松地跟隨作者的思路了解青島之行。 (二)不足與建議 1.部分段落可以更加簡潔 · 問題分析:文章中有些句子稍顯冗長,例如,“穿過城市,我們來到海邊,金色的沙灘襯托著藍藍的大海,一望無邊”這句話可以更加簡潔。 · 建議:可以將句子進行拆分和簡化,例如:“我們穿過城市,來到海邊。金色的沙灘上,藍藍的大海一望無邊。”這樣可以使語言更加簡潔明了。 2.可以增加一些對青島歷史文化的介紹 · 問題分析:文章主要側重于對青島自然風光和城市風貌的描寫,對于青島的歷史文化背景沒有涉及。 · 建議:可以在文中適當穿插一些對青島歷史文化的介紹,例如,在描寫五四廣場時,可以提及五四運動的背景和意義,以及五四廣場的建造歷史;在描寫教堂時,可以介紹一些關于青島基督教文化的歷史信息。這樣可以使文章更加豐富,也能讓讀者更好地了解青島。 3.結尾可以更加深化主題 · 問題分析:文章結尾雖然表達了對青島之美的贊美,但主題表達還可以更加深化。 · 建議:可以在結尾處增加一些對青島之行的感悟和思考,例如:“青島之行,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也讓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更加深厚。我相信,祖國的每一個角落都有獨特的美景,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和欣賞。”這樣可以使文章的主題更加深刻,給讀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