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學生家長:我們也不想學奧數,但卻不
來源:網絡整理網絡整理
所謂奧數,就是“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簡稱,是有趣味的數學、有較大難度的數學、有好方法解決的數學、用來競賽選拔的數學。
專家們認為,只有5%左右的學生——學有余力,對數學興趣很濃,且智力超常、具有數學天賦的學生——適合學習奧數。而能一路過關斬將沖到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巔峰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所以奧數本來是只適合“少數學生”學習的數學,可是不知從何時起,中國學習奧數的最大最密集的群體卻成了小學生們。
無論有沒有興趣,不管資質如何,都在一窩蜂地學習奧數。各大機構的小學數學培優班,也無一例外地以奧數課程為主要內容。
在局外人看來,這真是匪夷所思、愚蠢可笑的事情。因為學奧數對大部分小學生來說幾乎都是“揠苗助長”,而奧數知識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基本沒什么用處。童年的美好時光耗費在奧數上實在沒有太大意義。
教育部門減負的初衷其實是很好的。
放學后讓孩子們多進行體育運動、多發展興趣愛好、多閱讀些好書、多參加些社會實踐,甚至只是多些時間與父母相處,都是非常有益于兒童的身心發育和家庭的和諧幸福的。
可是,別人家的孩子放學后都去校外機構上培優班學奧數了!
等到別人家的孩子參加希望杯、啟智杯、華羅庚杯等等數學競賽得了好多獎項,小升初時因此獲得了深中、高級、實驗等幾大名校初中點招的時候,沒讓孩子學奧數的家長傻眼了。
等到好不容易獲得了深圳外國語學校或百合外國語學校的入學考試資格,才發現面對的都是超綱的人機考試題目和超高的數學比例時,沒讓孩子學奧數的家長追悔莫及了。
原來以為只要在學校里保持前多少名的優秀成績就能被心儀的好初中錄取,沒想到這并不是小升初擇校的游戲規則。
奧數是名校的敲門磚!這是后知后覺的父母們慘痛的教訓,也是先知先覺的家長們成功經驗的總結。
我聽過不少家長無奈地說:我們也不想學奧數啊,可是不學不行啊。我們也不想去機構上培訓班啊,費錢又費精力,可是別人都在補,我們不補就要落后啊。
來源:貓熊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