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陽朔:山水畫卷中的夢幻之旅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桂林陽朔,那是一片被大自然眷顧的山水勝地。本文將帶領讀者走進這片如詩如畫的世界,從初到桂林的新奇感受,到象鼻山前苗族姐姐的熱情舞蹈,再到象鼻山與漓江水的親密接觸,一同領略桂林陽朔的獨特魅力,感受那令人陶醉的山水之美。作文正文:
大家一定聽說過這樣一句話“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吧!今天我就要帶你們去看看這個瑰麗壯美,如神來之筆的地方。
剛到桂林,迎接我們的是一股清新的空氣,只見這里群山環繞,綠樹成蔭。你瞧!那么多的樹葉,一簇簇堆在一起,不留一點縫隙。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桂林。
接著,我們又坐了大巴到象鼻山,剛到象鼻山,幾位穿著苗族衣服的姐姐走過來,跳起了歡樂的舞蹈,我被她們的熱情感染了,情不自禁地跳了起來。那些大姐姐都夸我跳得好,這歡樂的桂林。
最后,我們終于來到了象鼻山,哇!江中是一頭如山般的大石象,只見它鼻子搭在水里,兩條大腿站立著,好象在吸吮著漓江水呢。最有趣的是象鼻山水邊幾只小石象,可好玩了。
我們脫下鞋,雙腳踩在水里,哇!好爽,酷熱的感覺完全沒有了,一股涼意自腳底傳過來。水里石頭長滿青苔,站上去滑溜溜的,走路得小心翼翼。水中靠岸邊有幾只小石象,有的在飲水,有的在玩耍,還有的在打水仗。我爬上那些小石象,好象將軍騎在馬上,雄糾糾,氣昂昂。
旅行很快就結束了,我愛桂林,愛桂林這美麗的景色。
詳細點評 :
(一)優點 1.描寫生動,富有畫面感 · 開頭段:“剛到桂林,迎接我們的是一股清新的空氣,只見這里群山環繞,綠樹成蔭。”作者運用簡潔而生動的語言,為讀者勾勒出一幅桂林初印象的畫面。“清新的空氣”“群山環繞”“綠樹成蔭”這些詞語,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桂林的自然之美。 · 樹葉描寫:“你瞧!那么多的樹葉,一簇簇堆在一起,不留一點縫隙。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桂林。”這里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生動地表現出樹葉的鮮亮色彩,“新的生命在顫動”則賦予了樹葉生命力,使整個畫面更加鮮活。 2.情感真摯,感染力強 · 象鼻山前舞蹈:“幾位穿著苗族衣服的姐姐走過來,跳起了歡樂的舞蹈,我被她們的熱情感染了,情不自禁地跳了起來。那些大姐姐都夸我跳得好,這歡樂的桂林。”作者通過描寫自己被苗族姐姐的熱情感染而加入舞蹈的場景,傳達出桂林人民的熱情好客,以及作者對這種氛圍的喜愛之情,讓讀者也能感受到那份歡樂。 · 結尾段:“旅行很快就結束了,我愛桂林,愛桂林這美麗的景色。”直接抒發對桂林的熱愛之情,簡潔而有力,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文章的情感得到升華。 3.細節描寫豐富 · 象鼻山描寫:“江中是一頭如山般的大石象,只見它鼻子搭在水里,兩條大腿站立著,好象在吸吮著漓江水呢。”作者對象鼻山的形態進行了細致的描寫,“鼻子搭在水里”“兩條大腿站立著”“吸吮著漓江水”這些細節描寫,讓讀者能夠清晰地想象出象鼻山的模樣。 · 水中石象描寫:“最有趣的是象鼻山水邊幾只小石象,可好玩了。我們脫下鞋,雙腳踩在水里,哇!好爽,酷熱的感覺完全沒有了,一股涼意自腳底傳過來。水里石頭長滿青苔,站上去滑溜溜的,走路得小心翼翼。水中靠岸邊有幾只小石象,有的在飲水,有的在玩耍,還有的在打水仗。我爬上那些小石象,好象將軍騎在馬上,雄糾糾,氣昂昂。”作者對水中石象的描寫非常細致,從自己的感受“爽”“涼意”到石象的狀態“滑溜溜”“飲水”“玩耍”“打水仗”,再到自己的動作“爬上”,以及心理感受“雄糾糾,氣昂昂”,全方位地展現了水中石象的趣味性。 (二)不足與建議 1.段落結構可以更清晰 · 目前的段落劃分主要是根據游覽順序,但有些段落內容較多,可以考慮進一步細分。例如,在描寫象鼻山和水中石象的部分,可以將象鼻山的整體外觀描寫與水中石象的細節描寫分開成兩個段落,這樣可以使文章結構更加清晰,層次更加分明。 2.詞匯運用可以更豐富 · 在描寫景色時,雖然已經運用了一些生動的詞語,但還可以嘗試使用更多樣化的詞匯來豐富表達。例如,在描寫綠樹時,除了“翠綠”,還可以用“碧綠”“蔥綠”等詞語;在描寫水的狀態時,除了“涼意”,還可以用“清冽”“沁人心脾”等詞語。 3.可以增加一些文化內涵 · 桂林陽朔作為少數民族聚居地,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在文章中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關于當地文化的內容,比如苗族姐姐舞蹈所蘊含的文化意義,或者象鼻山在當地文化中的象征意義等,這樣可以使文章更加豐富和有深度。 4.結尾可以更富有韻味 · 結尾雖然表達了作者對桂林的喜愛,但略顯平淡。可以考慮用一種更富有詩意和韻味的方式來結尾,例如:“桂林陽朔,這片山水交織的夢幻之地,如同一幅永不褪色的畫卷,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中,成為我記憶中最璀璨的明珠。”這樣的結尾能夠給讀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也更能引發讀者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