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之花:四季綻放的絢爛畫卷
來源:網(wǎng)絡作者:格子
提要:
白云山,那片充滿神奇色彩的土地,不僅有雄偉的山川和清澈的湖泊,還有那令人陶醉的花草樹木。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一同走進白云山,去感受那一年四季都綻放著絢爛光彩的花的世界,領略不同花朵的獨特魅力與風情。作文正文:
早就聽說上的花草樹木十分神奇,今天,我就親自體驗到那兒的花的美了。
白云山上的花兒可真多呀!有蒲公英,有野菊花,有艾花,還有許許多多外形特別而讓人不知道的花。
遠遠望去,一棵棵蒲公英像許許多多的棉花糖,又如一團團棉花。走近一些,蒲公英里黑外白,用手摸摸,啊!軟綿綿的,可真舒服!微風輕輕吹過,蒲公英向兒女們告別,它們打開一只只小降落傘,飛向大地,尋找自己新的歸宿……
路旁開滿了色彩鮮艷,種類繁多的野菊花。最多的要數(shù)一種花心黃色,花瓣紫色的野菊花了。雖然它不像我家的喇叭花造型那么逼真;不像玖瑰那么有情意;不像牡丹那么艷麗多彩。但,它們那么純真,那么無瑕,讓人感到無比舒暢!上前聞一聞,還有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呢!
那顏色的`艾花,揚起它粉紅的一縷縷小花,像那沉甸甸的麥穗,低下頭來。摸起來毛毛的和麥子的感覺差不多。
春天有春天的清新,秋天有秋天的成熟,不同的季節(jié)賦予不同的景致和魅力。
白云山上的花呀,一年四季我都喜歡。
詳細點評 :
(一)優(yōu)點 1.描寫細膩,富有畫面感 · 蒲公英描寫:“遠遠望去,一棵棵蒲公英像許許多多的棉花糖,又如一團團棉花。走近一些,蒲公英里黑外白,用手摸摸,啊!軟綿綿的,可真舒服!微風輕輕吹過,蒲公英向兒女們告別,它們打開一只只小降落傘,飛向大地,尋找自己新的歸宿……”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蒲公英比作“棉花糖”和“棉花”,生動形象地描繪出蒲公英的外觀特點。同時,通過描寫觸摸蒲公英的感受“軟綿綿的,可真舒服”以及蒲公英在微風中飄散的場景“打開一只只小降落傘,飛向大地”,使讀者仿佛能看到那美麗的畫面,感受到蒲公英的輕盈與柔美。 · 野菊花描寫:“路旁開滿了色彩鮮艷,種類繁多的野菊花。最多的要數(shù)一種花心黃色,花瓣紫色的野菊花了。”作者首先對野菊花的整體情況進行概述,然后重點描寫了一種花心黃色,花瓣紫色的野菊花,通過對比的手法,將其與喇叭花、玫瑰、牡丹進行對比,突出野菊花的純真和無瑕,以及它給人帶來的舒暢感受,最后還描寫了野菊花的香味“還有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呢”,使野菊花的形象更加豐滿。 · 艾花描寫:“那顏色的艾花,揚起它粉紅的一縷縷小花,像那沉甸甸的麥穗,低下頭來。摸起來毛毛的和麥子的感覺差不多。”作者對艾花的顏色、形態(tài)和觸感進行了細致的描寫,“粉紅的一縷縷小花”“像沉甸甸的麥穗”“低下頭來”“毛毛的”等詞語,讓讀者能夠清晰地想象出艾花的模樣。 2.情感表達自然真摯 · 文章通過對白云山上各種花的描寫,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對花的喜愛之情。例如,“白云山上的花兒可真多呀!”“白云山上的花呀,一年四季我都喜歡。”這些語句直接表達了作者對白云山花的喜愛之情。同時,在描寫不同花朵的過程中,作者也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感受表達了對各種花的欣賞和贊美之情,如對野菊花的“純真”“無瑕”“舒暢”的感受,對艾花的“毛毛的”觸感的描述等,都體現(xiàn)了作者對花的喜愛之情。 3.主題明確,富有季節(jié)變化之美 · 文章以“春天有春天的清新,秋天有秋天的成熟,不同的季節(jié)賦予不同的景致和魅力”這句話作為過渡,引出了對白云山花在不同季節(jié)的美的描寫,體現(xiàn)了作者對季節(jié)變化與花的關系的思考,也使文章的主題更加明確。同時,通過對不同季節(jié)花的描寫,如春天的清新、秋天的成熟等,展現(xiàn)了白云山花在不同季節(jié)的獨特魅力,讓讀者能夠感受到季節(jié)變化帶來的不同美感。(二)不足與建議 1.部分語句可以更簡潔準確 · “有許許多多外形特別而讓人不知道的花”:“有蒲公英,有野菊花,有艾花,還有許許多多外形特別而讓人不知道的花。”這句話中的“讓人不知道”表達不夠準確,可以改為“叫不出名字”,使表達更加清晰。 · “那顏色的艾花”:“那顏色的艾花,揚起它粉紅的一縷縷小花,像那沉甸甸的麥穗,低下頭來。”這句話中的“那顏色的”可以改為“艾花的”,使語句更加簡潔明了。 2.可以增加一些對白云山整體環(huán)境的描寫 · 在描寫花的同時,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對白云山整體環(huán)境的描寫,例如,花生長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是山坡上、樹林邊還是溪流旁等。這樣可以使讀者對白云山的花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也能更好地感受到白云山的自然之美。例如,“在白云山的山坡上、樹林邊,蒲公英、野菊花、艾花等各種各樣的花競相綻放,為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絢麗的色彩。” 3.結尾可以更富有韻味 · 結尾雖然表達了對白云山花的喜愛,但略顯平淡。可以考慮用一種更富有詩意和韻味的方式來結尾,例如:“白云山上的花,那是大自然賦予這片土地的精靈,它們在四季的輪回中綻放著屬于自己的光彩,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的心靈。”這樣的結尾能夠給讀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也更能引發(fā)讀者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