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因試卷引發的風波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歷史的記載能觸動人心,而成長中的經歷也如歷史般刻骨銘心。本文講述了“我”在一次考試后與媽媽之間因試卷引發的誤會,以及最終化解的經過,展現了成長中的困惑與感悟。作文正文:
翻開那一頁頁歷史的記載,心頭總有一種莫名的沖動。不錯,那是布滿鮮血的一頁,是催人淚下的一幕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在像小時侯那樣依偎在媽媽的懷抱里撒嬌、哭泣。一意孤行是我的性格,死纏爛打是我的脾氣,我開始變得剛強??稍趮寢屟劾铮矣肋h是個長不大的`孩子,愛玩、愛哭、愛鬧,我好比是溫室里的一朵花,不曾經歷過風吹雨打。
這是昏暗的一天。我顫抖的手中拿著一張染滿鮮紅血跡的考試卷,忐忑不安地進入家中。我等待著,等待如同閃電般嚴厲的指責,等待宛如刀絞般的痛打。滴答、滴答時間一分一秒飛逝著,我的心情也越來越緊張。而后只聽見一陣迅雷般的腳步聲向我襲來
終于,那可怕的一幕降臨了。媽媽毫不猶豫地從我手中奪過試卷,平靜的臉上毫無血色,只知道媽媽那雙眼睛慢慢睜大,最后把目光投向了我。我一陣心酸,眼淚奪眶而出。出乎我意料的是,媽媽不但不打我,也不批評我,只留下一個冷不丁的諷刺的眼神,我仿佛墜落了萬丈深淵,心里空空的。
就這樣,我與媽媽進入了冷戰,好幾天媽媽都沒理我,每次我想開口,換來的卻是媽媽狠狠盯我的眼神。為此,我傷心了好幾個夜晚,被窩里埋下的不是我甜蜜的溫暖,而是我沙啞的哭泣聲和后悔的眼淚。
天有不測風云,世事難料啊!當我再次拿出考卷時,才發現這試卷并非我本人的,我似乎望見了遠處的希望,忙從書包里搜出另一張試卷,呼。我吁了長長一口氣。
于是,我邁著輕松的步子來到媽媽面前,拿著自己那張試卷,傻傻地笑著。媽媽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誠實一點??!我越聽越糊涂,可真是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什么誠實一點?我滿肚子的疑問。難道那張試卷不是你來糊弄我的嗎?什么,我、我、我沒有啊,天大的冤??!我強擠著眼淚,說道:那是我不小心拿錯了??!媽媽這才恍然大悟,會心地笑了。
耐心地等待吧!因為我相信那個燦爛的轉機不會離你很遠,幸福也在遠方等待著你的呼喚。
詳細點評:
優點:
主題明確:文章圍繞“我”與媽媽之間因一張誤拿的試卷產生的誤會展開,清晰地傳達了成長過程中親子間的誤解與和解這一主題,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能引發讀者共鳴。
情感真摯:文中對“我”的心理描寫細膩,如“我顫抖的手中拿著一張染滿鮮紅血跡的考試卷,忐忑不安地進入家中”,生動地表現出“我”面對糟糕成績時的恐懼;“我一陣心酸,眼淚奪眶而出”等語句,也將“我”被媽媽冷眼相對時的委屈展現得淋漓盡致,使讀者能深切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變化。
情節曲折:從“我”誤以為試卷是自己的而害怕媽媽的責罰,到發現是拿錯試卷后的輕松,再到媽媽的誤會以及最后的真相大白,情節跌宕起伏,吸引讀者繼續閱讀。
不足:
語言表達:部分表述較為口語化和隨意,例如“一意孤行是我的性格,死纏爛打是我的脾氣”,這種表述雖然能體現性格特點,但稍顯稚嫩和不夠精準。在描述媽媽的眼神時,“冷不丁的諷刺的眼神”用詞不夠恰當,“冷不丁”一般用于形容突然的動作或事情,用于形容眼神不太合適。
描寫手法:整體描寫手法較為單一,多集中在心理描寫,環境描寫、動作描寫等較少運用。如在描述等待媽媽反應的場景時,可以增加一些環境描寫來烘托緊張氣氛,像“昏暗的燈光下,我靜靜地站在那里,周圍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只有墻上的掛鐘滴答滴答地走著,每一聲都像是敲在我心上”。
段落結構:有些段落內容稍顯冗長,例如倒數第二段,“我滿肚子的疑問。難道那張試卷不是你來糊弄我的嗎?什么,我、我、我沒有啊,天大的冤?。∥覐姅D著眼淚,說道:那是我不小心拿錯了??!”這部分對話表述較啰嗦,可簡化為“‘我滿肚子疑問。難道那張試卷不是你故意拿來糊弄我的?’‘我沒有!’我著急地辯解,‘那是我不小心拿錯了?!?/p>
建議:
優化語言:多讀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學習更精準、優美的詞匯和句式表達。在寫作時,仔細斟酌用詞,避免口語化和隨意性的表述,使文章更具文學性。
豐富描寫手法:嘗試綜合運用多種描寫手法,如環境描寫、動作描寫、外貌描寫等,來全方位地塑造人物形象和烘托氛圍。比如在描寫人物情緒時,可以通過細微的動作來體現,“她微微顫抖的手指輕輕撫過試卷角落,眼神中透露出難以掩飾的慌亂與不安”。
精簡段落內容:對段落內容進行合理劃分和精簡,去除不必要的重復表述,使文章節奏更加緊湊明快,增強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