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踏青白鹿洲:春景如畫,童趣盎然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作者一家在雨后初晴的春日來到白鹿洲公園踏青。文中以孩童視角展現了映山紅的嬌艷、風箏的翩躚、噴泉的靈動,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與活潑的人物互動,勾勒出一幅充滿生機的春日畫卷,字里行間洋溢著對自然與親情的熱愛。作文正文: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踏青不就是出去玩嗎!我是很感興趣的!“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時節,難得出了太陽,我們全家帶著小表弟去--白鹿洲公園踏青
沒想到這兒的空氣那么好的!我抱著小表弟,走在軟軟的草地上,幾株艷麗的映山紅開在小路旁,給五彩繽紛的春天增添了幾分顏色!綠樹幫我和弟弟擋住了刺眼的陽光,我們在一片茶樹的下照了照片!弟弟的表情是多么可愛!可能是因為好久沒有呼吸到這么好的空氣了!微風吹拂,小草們紛紛搖動著身子,花兒們開心的笑著,風箏們自由的飛著.有些放風箏的小朋友焦急萬分的催促爸爸媽媽把風箏線給自己,有些小朋友則得意洋洋的欣賞著自己的風箏在天空翱翔!隨著春天的步伐我們繼續向前走去,一抬頭望見了幾株亭亭玉立的桃樹,這桃花像幾個漂亮的粉寶石!毛茸茸的嫩芽兒,粉色的花苞,玫瑰紅的桃花!弟弟可喜歡了!上前聞聞一股清香撲鼻而來!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一個噴泉旁,雖說這不是個音樂噴泉不過它也很美!望著望著似乎看到了幾位翩翩起舞的水仙女!有幾棵柳樹在湖邊微微擺動著!湖中幾座小船在湖中緩緩行駛!湖中不僅有船還有小朋友們的歡笑聲呢!一切都綠了!
小草、綠樹、小花、小朋友、風箏,構成了一幅和諧美麗的畫卷!然而這幅美麗的畫卷只屬于春天!我愛春天!
詳細點評 :
(一)寫作優點:
感官描寫生動(第 2 段)
"抱著小表弟走在軟軟的草地上" 通過觸覺傳遞春日舒適感,"清香撲鼻" 從嗅覺角度強化桃花意象,"歡笑聲" 則以聽覺豐富畫面層次。
擬人手法鮮活(第 2 段)
"小草們紛紛搖動著身子,花兒們開心的笑著" 賦予植物人格特征,使靜態景物充滿動態美,符合兒童觀察視角。
色彩運用細膩(第 2 段)
"粉色的花苞,玫瑰紅的桃花" 準確捕捉花朵漸變色彩,"毛茸茸的嫩芽兒" 通過質感描寫增強畫面立體感。
場景切換自然(第 2 段)
采用 "走在草地→樹下拍照→望見桃樹→來到噴泉" 的游覽動線,配合 "隨著春天的步伐" 等過渡語,使場景轉換流暢。
(二)改進建議:
避免句式重復(第 2 段)
原文連續使用 "有些... 有些..." 句式,可調整為 "有的... 有的..." 或加入比喻,如 "有的像靈動的蝴蝶,有的似翱翔的雄鷹"。
增強細節刻畫(第 2 段)
"弟弟的表情是多么可愛" 可具體化為 "弟弟圓睜著好奇的眼睛,嘴角沾著草屑",通過細節增強畫面感。
深化主題表達(結尾段)
可加入 "清明不僅是踏青時節,更是生命輪回的見證" 等語句,將自然描寫與文化內涵結合,提升文章深度。
優化詞匯選擇(第 2 段)
"幾株艷麗的映山紅" 中 "艷麗" 稍顯普通,建議改為 "嬌艷欲滴的映山紅";"自由的飛著" 可調整為 "自在地翱翔"。
修改示例:
原文:"弟弟的表情是多么可愛!"
修改建議:"弟弟圓睜著葡萄般的眼睛,鼻尖沁著汗珠,小手指著空中的風箏咯咯直笑,嘴角還沾著草屑,活像只俏皮的小松鼠。"
原文:"有些放風箏的小朋友焦急萬分的催促爸爸媽媽把風箏線給自己"
修改建議:"幾個男孩攥著拳頭直跺腳,扯著父母衣角催促:' 快松手呀!' 而扎羊角辮的小女孩則叉著腰指揮爸爸:' 再跑快點嘛!'"
通過增加動作描寫與對話細節,使場景更具代入感。建議在結尾段補充 "看著小表弟在草地上奔跑的身影,忽然懂得清明既是追思的時節,更是新生的開始",將個人體驗升華為生命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