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春節記:團圓餃子、豐盛年夜飯與熱鬧迎龍燈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在諸暨這片充滿年味的土地上,春節的熱鬧與喜慶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從大年三十前的祝福語,到團圓餃子的制作,再到豐盛的年夜飯和熱鬧的迎龍燈,作者以生動的筆觸,記錄了在諸暨過春節的點點滴滴,展現了當地獨特的春節習俗和濃濃的親情。
作文正文:
諸暨人對春節特別講究,尤其是在大年三十更是忙里忙外,而我卻高興的不亦樂乎,因為又可以吃到豐富美味的大餐了。
可話又說回來,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每一個小孩子都要對長輩說一句祝福的話,話說完以后呢,長輩就要拍一下你的頭,以表示希望說的話能夠實現。“祝愿外婆天天開心,每天都能夠看見外婆的笑容,身體健康,年年有余”這句話就是出于我的口中了,外婆聽了后,嘴巴都笑的合不攏了啊,所有人都說我真的長大了!
到了下午,我又有些閑的沒事做,看見外婆在包餃子,于是便從外婆的口中得知包餃子是為了在大年三十那天吃完飯后吃的“團圓餃”,我聽了后便又幫著外婆包餃子。
隨著時間不停的流逝,終于到了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可真快樂啊。每一家每一戶都在做年夜菜,我可旁邊幫不上什么忙,只能等著,但迎面傳來了年夜菜香味,菜上桌了,有魚有肉的。我這個小攙貓還沒等菜上齊,我已經口水都流的不停了。更讓人高興的是,要發壓歲錢了。我拿到錢時,就一個勁的說謝謝。吃完了年夜飯,我就在門背后跳個不停,希望在今年中能快快長高。這一夜,我等到了12點,準備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正月初一,我早早地起了床,和爸爸媽媽到親戚朋友們家中拜年,又是十分忙碌的一天。
元宵節的到來,又給春節增添了一絲喜慶。晚上,最重大,隆重的就應該是迎龍燈了。我早早的就到了看的地方,開頭出場的龍頭可以說真讓我大開眼界,金光閃閃的,是多么的壯觀啊!我們都在一個勁的鼓掌,后來還有十二生宵,每一個都是那么形態各異,玲瓏可愛。
轉眼間,就有又要到課堂上去上學了。但是在諸暨的這一段時間,給我心中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詳細點評 :
(一)優點: 1.地方特色鮮明,民俗文化濃厚 · 文章開篇即點明“諸暨人對春節特別講究”,并通過描寫大年三十前小孩子對長輩說祝福語、外婆包團圓餃等場景,展現了諸暨獨特的春節習俗。例如,“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每一個小孩子都要對長輩說一句祝福的話,話說完以后呢,長輩就要拍一下你的頭,以表示希望說的話能夠實現。”這句話簡潔地介紹了諸暨的春節習俗,體現了當地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 此外,文章還詳細描寫了元宵節的迎龍燈活動,如“開頭出場的龍頭可以說真讓我大開眼界,金光閃閃的,是多么的壯觀啊!”、“后來還有十二生宵,每一個都是那么形態各異,玲瓏可愛。”等,生動地展現了迎龍燈的熱鬧場面和獨特的民俗文化,使文章充滿了濃郁的地方特色。 2.情感真摯,細節動人 · 文章以第一人稱敘述,通過作者自身的經歷和感受,展現了春節期間的快樂和幸福。例如,“可話又說回來,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每一個小孩子都要對長輩說一句祝福的話……外婆聽了后,嘴巴都笑的合不攏了啊,所有人都說我真的長大了!”這句話通過對作者說祝福語、外婆的反應以及周圍人的評價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在春節期間的成長和與親人之間的深厚感情。 · 文章中還通過一些細節描寫,如“我這個小攙貓還沒等菜上齊,我已經口水都流的不停了”、“吃完了年夜飯,我就在門背后跳個不停,希望在今年中能快快長高”等,展現了作者的天真可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使文章充滿了童趣和溫情。 3.語言生動,富有表現力 · 文章語言活潑生動,富有表現力。作者運用了豐富的詞匯和多樣的句式,使文章的語言更加生動形象。例如,“大年三十可真快樂啊。每一家每一戶都在做年夜菜,我可旁邊幫不上什么忙,只能等著,但迎面傳來了年夜菜香味,菜上桌了,有魚有肉的。”這句話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增強了語言的節奏感和表現力,讓讀者仿佛聞到了年夜菜的香味。 · 文章中還運用了一些口語化的表達,如“小攙貓”、“一個勁的說謝謝”等,以及一些感嘆句,如“更讓人高興的是,要發壓歲錢了!”等,使文章的語言更加貼近生活,也體現了作者在寫作過程中的自然流暢和真情實感。 (二)不足及建議: 1.部分內容略顯重復 · 文章在描寫春節習俗時,部分內容存在一定的重復。例如,在描寫大年三十的年夜飯和元宵節的迎龍燈時,都提到了“熱鬧”一詞,雖然體現了節日的氛圍,但略顯單調。 · 建議在描寫不同場景時,可以嘗試使用一些不同的詞語或表達方式,以避免重復。例如,在描寫年夜飯時,可以突出其“豐盛”、“溫馨”等特點;在描寫迎龍燈時,可以強調其“壯觀”、“有趣”等。 2.對春節習俗的描寫可以更加深入 · 雖然文章介紹了諸暨的一些春節習俗,但描寫得不夠深入。例如,在描寫團圓餃時,只是簡單地提到是為了在大年三十那天吃完飯后吃的,沒有對其寓意、制作方法等進行更詳細的介紹。 · 建議在描寫春節習俗時,可以增加一些更具體、更深入的介紹,例如,可以介紹團圓餃的寓意是象征著團圓和美滿,其制作方法是將餃子包成元寶形狀等,以豐富文章的內容,提升文章的文化內涵。 3.結尾可以更加升華主題 · 文章結尾以作者對在諸暨過春節的美好回憶作結,雖然表達了對春節的喜愛和對家鄉的思念,但主題升華不夠深刻。例如,“轉眼間,就有又要到課堂上去上學了。但是在諸暨的這一段時間,給我心中留下了美好的記憶。”這句話雖然表達了作者對春節的留戀,但缺乏一些更深層次的思考和感悟。 · 建議在結尾部分,可以對春節的意義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或者對家鄉的情感進行更真摯的表達。例如,可以這樣寫:“春節,這個承載著中華民族千年文化的節日,在諸暨這片土地上被賦予了獨特的意義。它讓我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和家鄉的美好,也讓我更加珍惜與家人在一起的時光。在新的一年里,我將帶著這份美好的記憶,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努力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