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訓:六天磨礪,收獲成長與團結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作者回顧了開學前結束的軍訓經歷,從最初對軍訓的畏懼,到在訓練中變得堅強,再到通過聯(lián)歡晚會、拔河比賽、閱兵式等活動體會到團結的力量,展現(xiàn)了軍訓六天給自己帶來的豐富收獲和深刻變化。
作文正文:
一眨眼,開學前的軍訓已經結束了。想到之前,我一聽到軍訓,全身不由得打了個冷顫,第一感覺就是要過幾天受苦受累的生活,但在這次軍訓中的每一天,我都感到自己像在上不同的課一樣,學到了許多東西,也變化了許多。
訓練,當然是辛苦的。在酷熱的天氣里,有時候要站軍姿二十分鐘,有時候要不斷重復齊步走和正步走,雖然弄濕了衣服,但我沒有因此而倒下,而是繼續(xù)接受訓練,直到休息。漸漸地,發(fā)現(xiàn)自己比以前那個膽小怕事的更加堅強勇敢了,想起開營儀式時的軍人表演,他們的動作那么有力,聲音多么響亮,隊伍多么整齊,他們所做到的,不也是經過艱苦訓練嗎?
在軍訓期間的聯(lián)歡晚會,是最讓人開心的。當晚,有教官們參與的節(jié)目,讓所有人都興奮起來,掌聲一浪接一浪,快掩蓋了音響播出來的音樂。我們班的節(jié)目,是個叫《軍訓前后》的小品,在兩段歌聲中,把它分成了三部分,在搞笑之余,也不失認真,短短的五分鐘,把軍訓前那懶散的我們與軍訓后那嚴肅認真的我們做了個鮮明的對比。
當我們的演員在臺上表演時,臺下的我們心中也默默為他們打氣。表演結束了,我們的觀眾領先鼓掌,還大聲叫好。最后,陳副主任宣布我們班的表演得了一等獎,整個班都沸騰起來了,學教官所說的,每個細胞都活躍起來。頓時想到,這難道不是我們班齊心協(xié)力的結果嗎?經過了拔河比賽的失敗,讓我們更加團結,更為自己班著想,也讓我明白成功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只要一心向著集體,才具備勝利的條件!
在最后一天的閱兵式上,我們班踏著整齊的步伐經過主席臺,當聽到“向右看”的口令時,我們高聲喊出“高一十一,齊心協(xié)力,永不放棄,爭創(chuàng)佳績”的口號?;氐疥犖橹校腋械较翊蛄艘粓鰟僬?。這次的“表演”無疑是幾天訓練中表演最好的,這句簡潔的口號也概括了幾天訓練中的表現(xiàn),讓我們團結。
臨上車前,回頭望著基地的門口和教官們,終于感到不舍了,尤其是教們的奉雷教官,從他身上也學習了不少。雖說是漫長而又辛苦的六天時間,但所學到的,使我受益一輩子。
詳細點評 :
1. 優(yōu)點 1. 主題明確,條理清晰:文章緊扣軍訓主題,以時間為線索,依次敘述了軍訓中的訓練、聯(lián)歡晚會、拔河比賽、閱兵式等重要活動,每個部分都圍繞軍訓對自己成長和班級團結的影響展開,層次分明,邏輯清晰。例如,先講述訓練讓自己變得堅強勇敢,再通過聯(lián)歡晚會和拔河比賽突出班級的團結,最后在閱兵式中展現(xiàn)團結帶來的成果。 2. 情感真摯:能真實地表達自己在軍訓過程中的情感變化,從一開始對軍訓的害怕,到后來對教官和基地的不舍,以及在各項活動中的興奮、自豪等情感,都能讓讀者感同身受。如 “臨上車前,回頭望著基地的門口和教官們,終于感到不舍了”,直白地流露出離別時的眷戀之情。 3. 事例具體:在描述軍訓經歷時,列舉了許多具體事例,使文章內容豐富生動。如描述聯(lián)歡晚會時,詳細介紹了班級小品《軍訓前后》的表演形式和效果,“在兩段歌聲中,把它分成了三部分,在搞笑之余,也不失認真…… 整個班都沸騰起來了”,讓讀者能直觀感受到當時的歡樂氛圍。 2. 不足 1. 語言表達問題: 1. 存在語病,“想起開營儀式時的軍人表演,他們的動作那么有力,聲音多么響亮,隊伍多么整齊,他們所做到的,不也是經過艱苦訓練嗎?” 此句中 “他們所做到的” 表述較為啰嗦,可改為 “他們能有如此表現(xiàn)”。 2. 部分語句表述口語化且隨意,如 “我們的觀眾領先鼓掌”,應改為 “臺下的同學們率先鼓掌”;“尤其是教們的奉雷教官” 存在錯別字和表述錯誤,應是 “尤其是教我們的奉雷教官” 。這些問題影響了文章的規(guī)范性和專業(yè)性。 2. 深度挖掘不夠:對于軍訓給自己帶來的成長和團結的感悟,闡述較為淺顯。比如在講團結時,只是簡單提及拔河比賽失敗后大家更團結,沒有深入分析團結在軍訓及未來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具體體現(xiàn)。 3. 部分內容銜接不自然:從聯(lián)歡晚會的描述直接跳到最后一天的閱兵式,中間缺乏過渡語句,使文章在結構上顯得有些突兀,連貫性欠佳。 3. 建議 1. 提升語言質量:加強語法學習,寫作后仔細檢查語病和錯別字。同時,注意語言的規(guī)范性和書面化表達,避免過于口語化的詞匯和表述。平時多閱讀優(yōu)秀范文,學習他人的語言表達方式,提升自己的語言素養(yǎng)。 2. 深化主題內涵:在論述軍訓帶來的成長和團結等感悟時,深入思考并結合自身經歷展開闡述。例如,詳細說明團結在訓練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以及這種團結精神將如何幫助自己應對未來高中學習生活中的困難,讓文章更有深度和思想性。 3. 優(yōu)化文章結構:在段落之間添加過渡語句,增強文章的連貫性。比如在聯(lián)歡晚會和閱兵式之間,可以加入 “聯(lián)歡晚會的歡樂氛圍讓我們感受到了集體的活力,而接下來的訓練和最后的閱兵式,則是對我們團結協(xié)作和訓練成果的檢驗”,使文章過渡自然,邏輯更緊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