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春游遇雨記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本文講述了作者在春游過程中的遭遇,從出發時的陽光明媚,到途中欣賞山清水秀的美景,再到遭遇暴風雨,最后在躲雨時玩起游戲,雨過天晴后見到彩虹的經歷,展現了一次充滿波折與歡樂的春游之旅。作文正文:
這一天,陽光明媚,萬里無云,有一件好事即將來臨,那就是——春游。
清早,同學們興致勃勃地來到了學校。我們排著隊,依次上車,找好座位坐下,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目的地。
一路上,不管走到哪兒,都是一片山清水秀的景象,有無邊無際的'草原,有奔流不息的江河,還有樹上那翠綠欲滴的葉子……微風徐來,暖洋洋的陽光照射在我們的身上,好美的景色啊!我不禁拿出了小照相機,“咔嚓咔嚓”這里拍拍,“咔嚓咔嚓”那里照照。就在我們玩得不亦樂乎的時候,太陽公公不知去哪兒了,而暴風雨叔叔卻來湊熱鬧了。我們頓時傷心起來,在雨中跑著,老師們打著雨傘來接我們,并將我們帶到了室內躲雨。在屋子里,我們玩著各種各樣的游戲,剛才因下雨而產生的煩惱也已經煙消云散,房間里傳來一陣陣歡聲笑語……就連太陽公公也被這笑聲吸引,慢慢地露出來了,似乎也想加入我們的游戲……
一陣雨后,只見空中飄著潔白無暇的云朵,還有那若隱若現的彩虹……
詳細點評 :
優點: 情景交融,氛圍渲染出色:文章開篇描繪了春游出發時“陽光明媚,萬里無云”的好天氣,奠定了愉悅的基調,讓讀者能感受到春游的欣喜與期待。在途中對“山清水秀的景象,無邊無際的草原,奔流不息的江河,翠綠欲滴的葉子”以及暖洋洋陽光的描寫,生動地勾勒出一幅美麗的春日畫卷,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例如“微風徐來,暖洋洋的陽光照射在我們的身上”,通過細膩的筆觸,將微風和陽光的觸感傳遞給讀者,增強了畫面感。 · 情節起伏,引人入勝:敘事情節有明顯轉折,當同學們沉浸在游玩的快樂中時,“太陽公公不知去哪兒了,而暴風雨叔叔卻來湊熱鬧了”,這一突發情況打破了原有的美好,引發了讀者的緊張與擔憂,同時也巧妙地推動了故事的發展。而在躲雨玩游戲的過程中,“剛才因下雨而產生的煩惱也已經煙消云散,房間里傳來一陣陣歡聲笑語”,又讓讀者感受到孩子們積極樂觀的心態和較強的適應能力,使整個故事富有變化和層次感。 · 想象豐富,增添趣味性:將自然現象擬人化,如“太陽公公”“暴風雨叔叔”,還描述太陽公公被笑聲吸引慢慢出來,這種想象童趣十足,為文章增添了許多趣味性和可讀性,使讀者更容易沉浸其中。 不足: 語言表達稍顯稚嫩:部分語句較為口語化、簡單,在文學性和感染力上有所欠缺。例如“我們排著隊,依次上車,找好座位坐下”,表述較為平淡,可改為“我們井然有序地排隊上車,迅速落座”。 · 描寫深度不足:對于景色和情感的描寫大多停留在表面,缺乏更深入細致的刻畫。比如在描寫草原、江河等景色時,只是簡單提及,沒有進一步挖掘其特色和魅力;在表達被雨淋和躲雨時的心情時,也可以更加細膩地展現出內心的感受變化。 · 標點符號使用不當:文中出現了過多的省略號,且在一些地方使用不夠規范,如“就在我們玩得不亦樂乎的時候,太陽公公不知去哪兒了,而暴風雨叔叔卻來湊熱鬧了。我們頓時傷心起來,在雨中跑著……”這里的省略號使用顯得多余,可通過調整句子結構或表述方式來避免。 建議: 優化語言表達:多運用一些優美的詞匯、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等)來提升語言的文采和表現力。比如描寫草原可以寫成“那一望無際的草原,宛如大地鋪上的一塊巨大而柔軟的綠色絨毯,微風拂過,泛起層層綠浪”。 · 深化描寫內容:在描寫景色時,可以從不同角度(如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入手,展現其獨特之處;在表達情感時,要更加細膩地刻畫內心活動,讓讀者更能感同身受。例如在被雨淋時,可以描述雨水打在身上的寒冷感覺、當時的慌亂心情等。 · 規范標點使用:仔細檢查標點符號的使用,根據語境正確選擇標點,避免濫用或誤用。可以通過平時的閱讀積累和寫作練習,提高對標點符號的掌握程度,使文章更加規范、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