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取勝:老虎的反擊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小老虎被狐貍欺騙后,在媽媽的點醒下憤而復仇。它假意奉承,以 “禮物” 為誘,為狐貍設下陷阱。曾經狡猾的狐貍終究難逃厄運,成為了老虎的獵物,上演了一場反轉的森林智斗戲碼。
作文正文:
老虎灰心喪氣地回到家,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媽媽。媽媽笑著對小老虎說:"傻孩子你受騙了,狐貍是森林中最狡猾的動物,以后可別聽他的話了。"小老虎聽了媽媽的話,非常生氣。忽然有個點子跳進了他的腦海里,他又出門了。
天快黑的時候,他終于找到了狐貍。老虎走上前去對狐貍說:"狐貍大王,我為您準備了一份禮物,就在前面不遠處,我帶您去吧。"狐貍聽了很高興,得意洋洋地說:"好吧。"說完大踏步地走在前面,心里美滋滋的。突然"撲嗵"一聲,狐貍掉進了一個大坑里。原來這就是老虎為他精心準備的"禮物"。
最后,狡猾的狐貍還是被吃掉了。
詳細點評 :
· 優點: · 主題明確,結構完整:文章圍繞 “小老虎受騙后復仇” 展開,從發現被騙、制定計劃到實施報復,邏輯清晰,完整呈現了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主題突出。 · 情節簡潔,節奏明快:全文沒有過多冗余情節,直接切入小老虎復仇的核心內容,如 “忽然有個點子跳進了他的腦海里,他又出門了” 快速推進故事發展,符合短小故事的敘事特點。 · 對比鮮明:通過狐貍的 “得意洋洋”“美滋滋” 與最終落入陷阱被吃掉的結局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狐貍的自負和小老虎復仇的成功,增強了故事的戲劇性。 · 不足: · 表述簡略,細節缺失:小老虎想出陷阱計劃的過程完全沒有描述,如 “忽然有個點子跳進了他的腦海里” 過于突兀,缺乏對其思考過程的刻畫;同時,狐貍掉入陷阱后的反應、小老虎吃掉狐貍的過程也一概省略,使故事顯得倉促和單薄。 · 語言表達粗糙:用詞較為單一,如多次使用 “說” 來引導對話,缺乏變化;部分表述口語化嚴重且不夠準確,如 “心里美滋滋的” 表述過于隨意,可優化為更具文學性的表達。 · 人物形象扁平:小老虎僅展現出 “受騙后復仇” 的單一行為邏輯,狐貍也只是被標簽化為 “狡猾”,缺乏對角色更豐富的性格塑造和心理描寫,難以讓讀者產生深刻印象。 · 錯別字及標點問題:“撲嗵” 應寫作 “撲通”;全文對話標點使用較隨意,部分對話缺少冒號和引號,如 “狐貍大王,我為您準備了一份禮物,就在前面不遠處,我帶您去吧。” 應改為 “狐貍大王,我為您準備了一份禮物,就在前面不遠處,我帶您去吧。” 建議 1. 補充細節內容:增加小老虎思考復仇計劃的過程,例如 “小老虎氣得在屋里來回踱步,突然瞥見窗外獵人留下的陷阱,眼睛一亮:‘有了!狐貍最愛貪圖小便宜,我就用禮物引它上鉤……’”;同時,描寫狐貍掉入陷阱后的驚慌失措和小老虎吃掉狐貍的具體情節,豐富故事內容。 2. 優化語言表達:多樣化使用對話引導詞,如 “咆哮道”“諂媚地說”“冷笑著回應” 等;將口語化表述改為更具文采的語句,如 “心里美滋滋的” 可改為 “心中滿是得意,仿佛已將一切掌控” 。 3. 深化人物塑造:賦予小老虎更多性格特點,如除了聰明復仇外,可展現它的謹慎、耐心;對狐貍的狡猾進行更細致的刻畫,如通過它與小老虎對話時的眼神、小動作表現其懷疑與貪婪,讓角色更立體。 4. 規范標點與用詞:仔細檢查文章,修正錯別字,規范標點符號使用,特別是人物對話部分,確保表達的準確性和規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