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家鄉的神秘大山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在每個人的記憶深處,家鄉都有著獨特的印記。而我的老家后面,那座高大雄偉的山,便是我童年的樂園,那里藏著數不盡的趣味與美好,快來一同領略它的獨特魅力吧。作文正文:
我的老家后面有一座高大雄偉的山,山上的景色十分有趣。不信,那就來看看吧。
山上那一束束美麗的花,身旁長著一些小巧玲瓏的草,它們在一起你挨我拍,好像在玩“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戲呢呢。
山上有許許多多希奇古怪的石頭,有的像慈祥的老人,有的像勤勞的水牛,還有的像可愛的肥豬。其中有塊最大的,竟是一只兇猛的獵豹在追一只山羊,活靈活現。
山上小鳥成群,一會兒在樹林里飛來飛去,一會兒在樹枝上東蹦西跳,唱出婉轉的歌曲,實在好聽。蜜蜂們一會兒在花朵上認真地采蜜,一會兒開心地跳舞,它們只只喜笑顏開、快樂無比!
山上的小動物各自發出不同的'聲音,“嘰嘰嘰”、“嗡嗡嗡”、“呱呱呱”、“哇哇哇”……跟清風流水形成了耐人尋味的大合唱。它們贊美大山的歌聲傳遍了整個家鄉。
我家鄉的山真美啊!
詳細點評:
優點:
第二段: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你挨我拍”“玩‘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戲”,賦予花草人的動作和情感,生動形象地描繪出花草相伴生長的和諧有趣畫面 ,讓讀者能直觀感受到它們的活潑。
第三段:采用比喻的手法,把石頭比作老人、水牛、肥豬、獵豹追山羊,將石頭的形狀描繪得栩栩如生,使石頭的形象躍然紙上,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畫面感。
第四段:“一會兒…… 一會兒……” 句式的運用,細膩地刻畫了小鳥和蜜蜂的動態,展現出它們在山上自由自在的生活狀態,讓讀者仿佛親眼看到了它們的活動。
第五段:通過描寫小動物們不同的叫聲 “嘰嘰嘰”“嗡嗡嗡”“呱呱呱”“哇哇哇”,與清風流水形成大合唱,從聽覺角度豐富了文章內容,給讀者帶來獨特的閱讀體驗。
不足:
用詞:“希奇古怪” 存在錯別字,應為 “稀奇古怪”。詞匯較為普通,如描寫花用 “美麗”,描寫草用 “小巧玲瓏”,比較常見,缺乏新穎性,難以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語句:部分語句表述較口語化,如 “不信,那就來看看吧”,在書面表達中稍顯隨意,影響文章整體的文采。
內容:整體描寫比較籠統,缺乏細節。比如描寫花,沒有具體描述花的種類、顏色、形態;描寫小動物的聲音,也沒有進一步描述這些聲音組合在一起的具體效果。
建議:
詞匯:積累并運用更豐富、生動、精準的詞匯,如描寫花可以用 “嬌艷欲滴”“婀娜多姿” 等;描寫草可以用 “嫩綠蔥郁”“纖細柔軟” 等。
語句:將口語化表達改為更具文學性的表述,如 “不信,那就來看看吧” 可改為 “若您不信,且隨我一同探尋這奇妙之景” 。
內容:增加細節描寫,比如描寫花時,可以寫 “山上那一束束粉色的桃花,花瓣如少女的裙擺般輕盈,層層疊疊地簇擁在一起,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描寫小動物聲音時,可以寫 “‘嘰嘰嘰’的鳥鳴清脆悅耳,似在歡唱清晨的美好;‘嗡嗡嗡’的蜂鳴聲沉穩有力,那是它們忙碌的贊歌;‘呱呱呱’的蛙叫此起彼伏,為這場大合唱增添了歡快的節奏 ,它們共同交織出一曲美妙的自然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