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殘志堅,別樣風采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文章講述了殘疾人到學校表演的故事,通過描述無臂大哥哥畫畫、聾啞人唱歌、安裝假肢的大哥哥表演等場景,展現了他們身殘志堅的精神,表達了作者的敬佩之情以及對自身的激勵。
作文正文:
沒有胳膊的人怎么畫畫呢?不會說話的人怎么和人交流呢?只有一條腿的人走路會摔倒嗎?就是這些殘疾人今天來到學校給我們帶來一場與眾不同的表演。
只見一位大哥哥用嘴叼著毛筆,在紙上畫了一片粉粉的很細小的桃花,長在樹上,就像一個個小水蜜桃,他畫得跟美術老師一樣好。這位大哥哥8歲的時候去游樂場玩,被電線電著了,失去了兩只胳膊。看到大哥哥沒有手還畫得這么好,我很吃驚很佩服。
“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一群大姐姐唱得我都聽不懂,發音特別難聽,因為她們都是聾啞人,聾啞人聽不到任何聲音,不會說話不會唱歌,這些姐姐每天都要對鏡子刻苦地練習說話。我覺得她們很想像正常人一樣會說話會唱歌。她們唱得雖然我聽不太懂,但是她們已經很努力了。
一群安著假肢的大哥蹲下,讓兩個只有一條腿的.大哥哥站在他們肩膀上。下面的大哥哥小心翼翼地站起來,上面的大哥哥把手臂高高舉起,下面的大哥哥轉圈圈。我覺得這些大哥哥好了不起噢,他們居然能堅持不懈地站立著。
畫畫的人用嘴畫畫,雖然嘴起泡了,但還是堅持著畫畫;聾啞人雖然唱得不好聽,但還是堅持唱著;失去腿的哥哥動作雖然很高難度,但還是堅持下來在艱苦的條件下,給我們表演,對照他們,我要做最好的自己,干任何事都要能吃苦,不要想著我做不到,而要想著我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詳細點評:
1. 優點 · 選材新穎有深意:以殘疾人的表演為素材,突出了他們面對困境不屈不撓、積極向上的精神,主題深刻且感人,如對無臂大哥哥畫畫的描寫,能讓讀者深切感受到其堅韌。 · 描寫細膩生動:在描述表演過程時較為細致,如“只見一位大哥哥用嘴叼著毛筆,在紙上畫了一片粉粉的很細小的桃花,長在樹上,就像一個個小水蜜桃”,使讀者能清晰地想象出畫面,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 情感真摯自然: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殘疾人的驚訝、佩服以及從他們身上獲得的激勵,情感表達真實,容易引起讀者共鳴,如“看到大哥哥沒有手還畫得這么好,我很吃驚很佩服”。 2. 不足 · 語言稍欠流暢:部分語句存在口語化表述,如“這些姐姐每天都要對鏡子刻苦地練習說話”可改為“這些姐姐每日都對著鏡子刻苦練習發聲”,使表達更書面化。 · 結構稍顯松散:文章整體以敘述為主,缺乏對各部分之間更緊密的邏輯聯系梳理,如在描述完聾啞人唱歌后直接過渡到安裝假肢大哥哥的表演,可適當增加一些過渡語句。 具體建議 1. 對口語化較嚴重的語句進行修改,提升語言的規范性和書面性。比如“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一群大姐姐唱得我都聽不懂,發音特別難聽”可改為“大姐姐們演唱《小蘋果》,雖因聾啞致發音不準,但她們的努力仍清晰可感”。 2. 在段落銜接處,添加一些過渡性語句,使文章邏輯更連貫。例如在描述完聾啞人唱歌后,可添加“而另一邊,一群安著假肢的大哥哥們也不甘示弱,帶來了令人驚嘆的表演”,從而更好地引出下一個表演場景。同時,可以在結尾處進一步升華主題,強調從這些殘疾人身上學到的品質對未來生活的影響,使文章更具深度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