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山:春日盛景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我的家鄉有一座風景如畫的山,每逢放假回老家,我們總會到山上游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作文正文:
在我的家鄉,有一座風景如畫的山,我們放假回老家的時候,就經常會到那座山上游玩。
走進山里,一股淡淡的香味迎面撲來,那是大自然的香味。柳樹姑娘彎著腰,把她那長長的頭發浸到水里,好像是在洗頭呢!
看看那邊,桃花開得正旺呢,有的笑得燦爛,好像正迎接我們的到來;有的半開著,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在跟我們玩躲貓貓呢;還有的是花骨朵兒,飽脹得好像下一秒就要破裂似的。
再往里走,一棵棵大樹把我團團包圍。記得前幾年我來的時候,它們還是一棵棵小樹,時間過得可真快啊,轉眼小樹都成大樹了。
山里還有一條小溪,小溪的水可真靜呀,靜得就像一枚沒有打磨過的銅鏡;小溪的水真清呀,清得可以看見溪里小魚在歡快地游著;小溪的水真綠呀,綠得像在里面放了綠色的添加劑。我看著小溪里的魚游來游去,忍不住縱身一躍,跳到了水里和小魚歡快得玩起了打水仗的游戲來。
現在正是春季萬物復蘇的時候,冬眠的動物都蘇醒了過來。我看見了小松鼠在松樹枝上快樂地蹦來跳去,小兔子在草坪上吃著剛長出來的`鮮嫩的綠油油的小草,我想:小白兔吃著那么美味的食物,心里面一定是喜滋滋的吧!各種各樣的動物都在干著自己的事兒,此時此刻的森林可真是熱鬧非凡!
家鄉的山真是美不勝收!
詳細點評:
優點: 語言生動形象: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描寫更加生動。如“柳樹姑娘彎著腰,把她那長長的頭發浸到水里,好像是在洗頭呢”,將柳樹比作姑娘,賦予其人的動作,生動地展現了柳樹的姿態;“桃花開得正旺呢,有的笑得燦爛,好像正迎接我們的到來;有的半開著,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在跟我們玩躲貓貓呢;還有的是花骨朵兒,飽脹得好像下一秒就要破裂似的”,把桃花的不同狀態描繪得十分形象,讓讀者仿佛能看到桃花盛開的樣子。 內容豐富具體:文章從多個方面描寫了家鄉的山,有走進山里聞到的大自然的香味、看到的柳樹和桃花,還有大樹的變化、小溪的特點以及動物們的狀態等,內容豐富,層次分明,讓讀者對家鄉的山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 情感真摯自然: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家鄉山的喜愛之情,如“家鄉的山真是美不勝收!”這種情感表達自然,不刻意做作,能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對家鄉的熱愛。 不足: 部分表述較口語化:如“我看著小溪里的魚游來游去,忍不住縱身一躍,跳到了水里和小魚歡快得玩起了打水仗的游戲來。”這句中“玩起了打水仗的游戲來”表述較為口語化,可以改為更書面的表達,如“與小魚嬉戲玩耍”。 描寫角度略顯單一:文章主要從視覺和少量的觸覺(走進山里聞到香味)進行了描寫,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聽覺等方面的描寫,使文章更加豐富。 邏輯連貫性稍欠:在描寫小溪的部分,前面著重描寫了小溪的水,后面突然跳到自己跳進水里與小魚玩耍,過渡不夠自然,可以在跳進水里之前適當添加一些過渡語句。 具體建議: 優化語言表達:將口語化的表述改為書面語,使文章更加規范。例如:“我看著小溪里的魚游來游去,不禁縱身一躍,跳入水中與小魚嬉戲玩耍。” 豐富描寫角度:增加對山中聲音的描寫,如鳥兒的鳴叫聲、微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等,使文章更加生動。比如:“走進山里,一股淡淡的香味迎面撲來,那是大自然的香味。與此同時,鳥兒歡快的歌聲在耳邊縈繞,仿佛是一場盛大的音樂會。” 增強邏輯連貫性:在不同描寫片段之間添加適當的過渡語句,使文章的邏輯更加連貫。例如在描寫完小溪的水之后,可以這樣過渡:“看著這清澈見底、靜謐的小溪,我不禁被這美麗的景色所吸引,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縱身一躍,跳入了水中……”